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高中文科出身,高中担任班里的政治科代表,政治我是从九月底开始复习的,为了保证自己的复习质量,效果真的不错。每天晚上吃完饭,站在那里看一个小时政治,消化消化。政治后来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然后考政治前看最后肖秀荣六套卷到十一点半,第二天考了其中一道大题,现在想想,其实那样也不太好,第二天头昏昏沉沉的。政治除了红宝书我都用的肖秀荣,自己感觉挺不错,有的人说六套卷背了也只有一道大题猜中,但是我觉得一道大题压中也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想投机取巧,至于说要背什么精编版的,自己感觉看看就可以,除了最后六套卷和八套卷可以挑些背背,我六套卷出来那会,每晚会在图书馆没人的地方小声背十五到二十分钟,能背个两三题,早上也会背两三题,准确背下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有个印象而已,最后再过一遍就OK。
考研数学方面:
考试时我觉得题目很简单,大题只有半个不会,二个选择题不确定,数学我也是提前就写完啦,大家平常练习就要养成好习惯,会的题不能错。由于我以前想大三就考一次,所以我大二有时间我就看黄庆怀高等数学。由于我是用自己的学号报的,现场确认时没有通过。此后,其它的我也就没看啦,有时间就是学习黄庆怀的书。这个阶段看书很轻松,什么压力都没有,但是大三第二学期开学时黄老邪的书我已经认真看完一篇,数学感觉心里特别有底。大三第二学期开学后,感觉压力增大,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正式复习。首先,把同济大学高数上下册都看一遍,书上的例题都看,课后题是有选择性的做。建议用自己的本科用书,看自己的书就知道你当时学的时候那个地方有问题,如果本科认真学习了,一般就知道那些题是经典题型。看完教材,我就开始做复习全书巩固,复习全书我是每道题都搞懂,把错的题用红笔改,没理解透的题,经典题做标记。线性代数我没有专门看教材,我是直接做复习全书,不会的知识点公式马上去教材上找,我教材上公式都总结得很好。把握好暑假,考研必然成功。暑假中的要把复习全书和讲义全部搞定,不然后期时间会非常被动。黄庆怀这本书基础一般的就别做啦,复习全书就够用了,学有余力的可以考虑一下。千万别贪多,关键在于弄懂做过的题,最后不是看你做了多少题,而是你会做多少题。接下来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建议用二个半小时做完,模拟考研。真题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错的题目一定好好找原因。后期那些660题,400题等等我是都没做,我感觉也没必要,没那么多时间,把前面自己用的资料搞透就足够啦。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研中一直都有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很同意,所以我的英语备考时间大部分花在了英语阅读真题中,我就是在整个暑假每天都做英语的阅读真题,翻来覆去的做,到十二月份一共做了五遍左右,英语阅读可以买一本何凯文的阅读思路解析。因为做真题的阅读可以提升你的阅读水平与解题的能力,不用拐那么多弯,只要找准定位基本就能找出答案。阅读一定要坚持做到考试最后一个月,每天都认真的做几篇,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然后做完再认真的对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原子核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的内容广泛且深入,包括原子核的结构、性质、反应机制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对初学者,理解原子核的基本概念和模型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例如,要掌握卢瑟福的核模型,玻尔的量子化理论,以及后来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费米-狄拉克统计等基础理论。
原子核的稳定性及衰变规律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理解放射性元素的α、β、γ衰变过程,熟悉半衰期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还要了解并掌握各种同位素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如放射性同位素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再者,核反应是原子核物理的核心部分,需理解核反应的能量平衡、动量守恒,以及反应截面等基本概念。这部分的学习需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矩阵运算和微积分的应用。理解并掌握核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如液滴模型、壳模型等,这对深入理解核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多做习题,凭实际操作加深理解。苏州大学的课程通常会有一些实验环节,这些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一定要积极参与。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教师指导。有问题及时提问,与其他同学交流,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启示。教师的经验和指导帮你避免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