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接下来会进入模拟试题阶段,拿到练习卷后别急于动手。首先重温《1000题》中的错题,特别关注那些常犯错误的部分。只完成八套卷的选择题部分,大题可浏览一下。考虑将题目和答案分开装订,便于查阅。这八套卷的目标是从独立知识点的操练转向全面能力的培养,只是其难度不及《肖四》。关于《肖八》的操作细节不再详述,重要提示:切勿过分关注每套题的得分或与他人的对比,因为政治科目的命题风格年年各异,做历年真题对提分帮助有限,不过它们的难度贴近实战,建议在考前几天集中做最近三年的选择题。推荐使用考研帮来节省成本,书籍价格高且利用率不一定高。至于如何运用《肖八》,制定个合时宜的计划,以每隔几天一套的速度推进,侧重分析错误题。最好能在《肖四》发布前完成《肖八》的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拥有理工科学历,或许得益于小时候还算不错的数学头脑,我在所有学科中表现尚可。然而,初次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感到非常困惑。鉴于数学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且题目难度区分度大,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分数,所以我决定从三月起全力以赴。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我首先研读了同济大学的教科书(两本绿色封面的)。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我会完成课后习题,并对照网络上的答案检查。持之以恒,直到五月,我才开始做《全书》。遇到不理解的部分,我仍会回看同济教材,这加快了我的理解速度。九月中旬,我开始接触真题,起初按照知识点来练习,第一轮完成后,我快速重做一遍。接着,我按照年份开始一套套地做真题,并建立了一个错题集,仔细分析错误的根源,究竟是理论混淆还是计算错误,这些都需要严肃对待,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在实际考试中重现。十一月中旬,我开始尝试模拟题,如张宇和李永乐的试卷。但请注意,只有当你对真题熟悉到极致,至少做过三次,甚至更多,才有资格涉足模拟题。十二月,我再次回到真题,找回那种答题的状态,毕竟模拟题与真题之间仍有区别。最后的冲刺阶段,我选择了张宇的30年真题集来进行训练。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三月一号开始,一旦完成任务就休息,记得标记完成日期,给自己成就感,看到一夜单词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单词记完第一遍就可以写阅读真题了。没错就是这样,什么语法基础什么鬼的都不管,单词加阅读,一遍一遍刷其他都不管。阅读掐着时间做,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写完,最多再加十分钟,如果到了八十分钟,那考试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了。最开始肯定是很惨烈的,当时我只对六个,(手动笑脸),每次写完以后,当时就改,改完粗略看看错的就好,详细分析是第二天的事情。接下来说下真题阅读,阅读只做真题的就可以,留最近两年的真题最后做模拟,一篇阅读,先自己做一遍,把不会的单词自己查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全文笔译,之后根据笔译的内容再做题,对比两次的答案,最后对答案,根据自己的翻译内容找为什么答案不一样。或者对是为什么对,错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大概笔译上十多篇,翻译和阅读都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二通常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表现,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两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解经济现象的关键。
对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是最基本的概念,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市场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以及市场失灵等主题也是重要考点。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得分的关键。
宏观经济学部分,GDP计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核心内容。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对产出、利率、价格水平的影响,需有清晰的理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和PPP(购买力平价)理论,也需进行深入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先从教科书入手,理解每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推导过程,凭做题来巩固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性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尝试自己构建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有助于形成整体观念。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做真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风格,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我强烈推荐参与讨论或小组学习。与他人交流激发思考,帮助你发现自有的盲点,也提高解释和论述的能力,这对解答论述题尤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