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7月份几乎没看什么书,看不进去,就偶尔看看政治。今年的政治已经显露出了改革成型的雏形,考点还是那些考点,但是考法变了,有点像高考的模式。由往年的注重知识点记忆转向了注重知识点理解。所以政治知识点死记住(特别注意像什么主旨、关键、立足点等词语)是基础,还有联想、理解与体会,学会举一反三,尤其肖大神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一定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琢磨。学习政治,要紧跟肖大神,他出的题最像真题,而且这几年考研真题分析题他几乎都会押中。14年内部资料押中大题4道,最后四套题押中3道,15年内部资料和最后四套题都押中了1道大题,还有选择题也押中了几道。考研最后要多背诵风中劲草的浓缩的知识点。至于其他的政治模拟题,分析题可以挑着做一些,选择题可以练练手,不用太在意。尤其选择题可以多练练。另外,政治真题可以稍微练一下选择题,关键分析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它是从那几个方面答题的,分为那几步,如果是你你会答到什么程度,那些知识点自己想不到等等,多问问自己,理清答题思路。最后四套卷是要背诵,但也不能总指望押题,学会答题才是最可靠安全的,考场上才会临危不惧。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特点在于考察对单词掌握的深度,即一词多义,核心词汇在5500左右,真题超纲词占到试卷总单词量的5%。考研英语的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滴水石穿,每天保持对单词的复习,每天做2篇阅读(正确率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通过反复练习,熟悉自己的解题思维,保证能快速找到题目对应考察点,总结出全文主题,而不被浩茫茫的从句、修饰词所干扰)。给大家分享我突破速度的经验:在于视域。就是说,以前慢的时候,一句话基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过来,然后消化是什么意思。快起来的时候,直接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语,眼睛是一扫一句话的。还有熟悉了英语的段落分布以后,一些不重要的句子扫一眼就过去了。我也没有什么语法基础,就是做多了,就有经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原理》,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需深入理解并掌握政治制度、权力结构、政策过程等核心概念。我认为,理解和记忆是并重的。我通常会先通读教材,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凭做笔记的方式进行整理,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易于记忆的框架。关注时事,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抽象的政治理念,这样既加深了理解,也使学习更有趣味。
《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则需大量的阅读和历史时间线的构建。我会从大的历史事件开始,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逐渐细化到每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和政策。我建议使用时间轴的方式来组织知识,这样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多看一些历史学者的研究论文,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历史。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练习题的使用。凭模拟试题,我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找出知识盲点。定期的自我测试也能帮助保持紧张感,提升应试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主动学习”至关重要。不要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挑战已有的理解。“合作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能激发更多的思考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