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政治多浏览新闻,有下软件,学习中国,紧跟习大大的足迹、思路,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做1000题没有做笔记,根据解析分册将答案划出背诵,第二遍仍做错的就做了笔记。风中劲草背了两遍,后期就是背肖八,肖四,蒋五的模拟题大题。政治选择题重点对待的毛泽东的著作,中央开的大会,选择题重点看了扶贫问题等各个资料都有涉及的问题。针对马原,有梳理框架,将各个原理、方法论放在相应的范畴里。政治的历年真题主要看了选择题,十一月份开始限定时间做成套的真题,主要把握做题节奏和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六月起着手复习数学,从基础知识到构建知识体系,再到专项练习和高级提升,每一步都收获颇丰。直到八月中旬我才完成了数学的第一轮复习。紧接着,我立即投身于历年真题的演练。我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每天早晨8:30至11:30专注做一套数学试题,而且尽量避免参考书本。初次复习结束后,实话说,我对高等数学的部分概念已经模糊,做起真题来,最初的十套题目中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但我并未气馁,坚持做下去。早年的题目相对简单,偏重基础,我大致能在两小时内完成,然后用一小时总结错题,与标准答案对比,找出错误的根源,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完成前十年的试题后,当我继续做接下来十年的题目时,许多知识逐渐回溯,我能大致构思出整个数学的知识构架。从2008年开始的真题,难度有所提升,我大约每隔两天或四天做两套题。我觉得挑战主要来自于曲线积分的复杂计算,以及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的陌生新题型,让我无从下手,还有异常积分和级数选择题让我感到困惑,有时还会冒出一些久未考查的次要知识点。大题方面,我认为相对常规。到了十月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所有数学真题的训练。这可以算作我的第二次复习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复习,整理了过去三十年真题中的所有错题和我不够熟练的题目。如果遇到熟悉的但又有些生疏的题目,我会做好标记,完成后再回顾相关知识点。对于因粗心犯错的题目,我只是快速查看答案以确认思路正确;而对于那些无法解答或反复出错的问题,我会将其记录在我的错题本上,并进行总结,明确如果再次遇到此类问题,应如何步步为营,这就是我对这些问题的解题策略的提炼。完成第三轮复习后,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模拟卷,我个人强烈推荐这套卷子。尽管确实难度较高,但它涵盖了大量的考点,包括不少罕见的考点,做这套卷子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我采取的方式是每套卷子分两天完成,第一天做选择题,立即校对答案并分析错误;每一个选择题我都认真对待,不会的暂时搁置,待完成后查阅答案。第二天则攻克大题,对于过于困难或偏离常考范围的题目,我会略过,仅通过答案理解解题思路。考前两周,我浏览了李永乐的6+2,专注于线性代数部分,还温习了一些概率论和曲面积分的题目。其他内容就没有再深入研究了。这就是我整个数学复习的过程,最终的成绩也让我感到相当满意。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着手练习10到13年的历年试题,并使用了一本专项训练手册,每天都定量完成题目。我还购买了老蒋的《高分阅读》,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文章。这本书包含的阅读理解题目颇具挑战性,建议在解题时注重理解和运用策略,多研究答案解析。我会把这些心得都记录在一个特别的学习笔记本上,每隔几天再回顾检查,发现这种方法对我帮助颇大。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多次重做真题以加深理解。在阅读方面,我共使用了三本书: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内容丰富,按主题分类,涵盖了Part A、B、C三个部分。考试虫的书共有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包含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题型,很适合计时训练。张剑的书虽然知名度很高,但难度超过真题(他本人也是这样定义的),题目的思维方式有些独特,给人感觉略显另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等多个领域。你需深入理解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这些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每个新概念都凭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掌握实验技能同样重要。分析化学的实验部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包括各种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分析。例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都是常见的分析工具,需熟练操作并能按结果进行解析。对这些,我会尽量多做模拟实验,熟悉每一步骤,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仅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者,重视公式推导和计算。分析化学中有很多公式,如滴定法的计算、离子强度的影响等,都需能够灵活运用。我会在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基础上,多次进行推导练习,以此来强化记忆。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熟悉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
持续关注前沿动态。分析化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虽然考试可能不会直接涉及最新研究,但了解这些动态拓宽视野,帮助你在答题时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