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个人经验有必要报班,考研政治班的老师我承认很厉害,也很幽默,跟着老师学了很多理解性的内容还有解题思路。书我用的肖爷爷的,他出的系列题都挺棒,1000我是刷了三遍,关于政治我是准备了笔记本,一遍一个笔记本,红笔蓝笔铅笔,等到11月份才会做第四遍,把答案填在书本上,8套卷4套卷我也是按着这个方法来的,感觉效果挺不错。最后的冲刺我买了小黄书,因为到最后一个月你的政治只需要练手,所以多搜刮选择题练手,但千万不要做大题,最后四套卷大题是必背的,不要害怕背不了,后期你自然会背熟,即使考场上遇不到原题,你也会答了,相信我!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复习的,我得复习方法是看一章的课本做一章的全书,包括例题与习题,但是课本的习题直接略过了,没什么价值,例题可以看看。我用的是二李的全书,非常经典,由于历年数学考试大纲几乎不会改变,所以用去年的书是可以的,这个看自己的选择吧,不强求。
考研英语方面:
在7月份以前一直在实习的,每天花在公交上的时间有近2个小时,所以利用这段时间用手机软件背了一遍单词。后来回家以后,又把单词过了一遍,这回只是看,没有背。(注意:这里是每年只用手机软件背一遍单词,其他的两遍其实都只是看,理解,并没有去背,我觉得单词这玩意儿,要背下来这么多一下子实在不容易)看单词的时候,要会用联想。在我的理解中,其实一个单词是没有这么多意思的,但是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表达习惯不同而被人为地造出来许多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只是外国人的表达习惯会这么用,放在不同句子里就能给中国人造出来不同的翻译。如果把这些意思抽象出点融合模糊一下,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我觉得背是没有用的,而且只要在看文的时候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能推断出来大概啥意思就成了。这个时候,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背小作文,把每个类型的小作文的范文改一遍变成自己的风格和语句习惯便于理解记忆。结果到考试的时候小作文是信手拈来的,因为这种应用作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性,换几个词什么的没错基本上分就可以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我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的英语就是从完形开始全线突破的。这两个部分我完全只做了真题,86年到13年的真题有时候一周一套,到后面没时间了一天一套勉强弄完。有个13年英语考了82的大神告诉我,有时候看选项好像哪个都没错,就选文章的主题,还有,看2个题再看文,做完这2题再继续看剩下的题,记下再继续看文。完形是一个有意识去训练的过程,通常很多正确的词是在文章前面出现过的同意词,时态,反义词等等。其实完形和阅读不要仅仅当作是题来做,要多学习一下里面体现出来的英美文化气息习惯,还有为写作积累,不仅仅是写作词汇,还有句式。大作文其实是完全没有准备吃老本的,这一向是我的英语考试强项。我一般是不会用I,Ithink,It,多用一些动词转为名词,这样的用法通常会很流畅很地道(这应该算是个人偏好和最近的努力方向吧,不赞同勿喷),而且这些用法也常在阅读和翻译中出现,平时做阅读的时候会多注意下这样的用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习惯用法,会在各年的阅读和完形中反复出现,所以记一下还是很划算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结合了政治和经济两大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它主要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对这门课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理解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白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需反复阅读教材,深入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有效方式。比如,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如何体现公有制的优越性,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注国内外经济动态,如全球贸易问题、经济增长模式等,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
再者,要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凭阅读,直接接触到最原始的思想源泉,深化对核心理论的理解。也要关注现代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如斯密、凯恩斯等人的理论,他们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对理解政治经济学有重要启示。
做题和讨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凭历年试题的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与同学讨论问题,不同的视角和思考能拓宽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备考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系统学习,不孤立看待任何一个知识点,是试图将它们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和质疑,使我对政治经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