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的阅读量不大,书籍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便偶尔关注一些时政动态。今年的政治理论展现出鲜明的变革趋势,虽然考试的核心内容依旧,但考查方式有所转变,趋向于高考那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方式。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基本(特别是那些关键词如主旨、重点、出发点等),同时需要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部分,必须反复研磨重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紧随肖老师的步伐,他的题目最接近真实考试,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在复习后期,要大量背诵风中劲草提炼的关键信息。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性地做一部分,选择题则可用于保持手感,不必过于纠结。特别是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当练习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关键是理解分析题的答题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自己面对这些题目,能解答到何种程度,哪些知识点会遗漏,多自我反思,梳理清晰的答题策略。最后四套卷当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王道,这样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在炎热的夏季,我的心态略显急躁,导致学习效果欠佳,每天大概只能专注学习七个小时。此时,我开始初次研读《全书》,进度显得有些缓慢,平均每日阅读10至15页。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例题和课后练习,我会先尝试解答,遇到困难则标出,理解答案后再独立重做一次。那些我认为有价值的题目也会特别标注。阅读时必须仔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例题或课后习题,每一道题都要彻底理解。如果《全书》中的内容难以理解,我会查阅课本或在线搜索,尽力弄清楚。这时还不需要建立错题本,因为几乎每道题都可能出错。到了八月初,《全书》进入第二轮阅读,重温前面的知识点,并着重标注重要部分。由于第一遍错误颇多,第二轮我主要专注于错题、未掌握的题目以及之前标记的重要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4月开始,每天两篇基础阅读规定时间做,单词规定一天一个或两个list(基础阅读做完了重做或者不做只背单词,注.七月前单词背够三遍);七月开始真题,97-15年,两天一套,只做四篇阅读(规定下午一个半小时完成,一天做一天解析);八月开始第二遍重复阅读+翻译题(控制在九月之前完成两遍真题阅读一遍翻译);九月开始只做05-15年的全套真题+准备自练30篇大小作文模板;十月中旬开始05-15全套真题第二遍+拔高作文,比较范文差异;十一月十二月注意英语为次,每天坚持背单词,作文模板,翻译笔记就OK。小结:单词贯穿始终。英语真题不要直接在卷子上做,准备几个笔记本,把答案写在上面,解析改错,题型总结等笔记写一起。然后每一遍放一起整理笔记对比错误率,提高很快。注意注意我没有细讲怎么利用真题做笔记,是因为他太重要了,其他人已经讲了很多了,还有适用自己最重要,要多看帖子多找技巧。不过我可以说英语真题是积累语法语感单词的最快途径,最好选择几篇你觉得好的真题阅读进行背诵,对写作文也有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这门科目在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既是基础,又是工具,对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至关重要。你需对三大定律有深入的理解:牛顿的运动定律,这是理论力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是所有后续学习的前提。不仅要理解其数学表达,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在具体问题中灵活运用。
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理论力学的核心内容。这些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能帮助你解决许多复杂问题。例如,在分析碰撞问题或研究刚体旋转时,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者,振动和波动理论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理解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振动,以及如何凭傅立叶级数将复杂振动分解为简单的谐波振动。波动方程的解法和波的传播特性也需重点关注。
学习理论力学,除了理解基本原理,做题和实践同样重要。你尝试各种类型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物理模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增加学习的乐趣。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使用经典的理论力学教材,如霍金斯的《理论力学》,并结合历年的试题进行练习。还参考一些优质的辅导书或者在线资源,如MIT的开放课程等,它们通常提供深入的讲解和丰富的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