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购买的教材包含肖秀荣全集,如详细讲解、1000题、历年真题、重点考点、时事政治、四套卷和八套卷等,还有风中劲草等其他资料。我有个习惯,总是忍不住买很多书,但实际上只用了其中一部分,导致资源的浪费。真正用到的是知识点精讲、1000题、重点考点、四套卷、八套卷以及蒋中挺的五套卷,其他的几乎未动。因此,推荐师弟师妹们不要贪多,只选最必要的书籍购买。由于我高中时期是文科生,对政治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哲学部分,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于是我在第二轮复习时,花了大约一周时间专注于非哲学部分的错题,逐渐掌握了关键知识点。四套卷出版后,我迅速完成并检查错误,每天早晨会抽出一些时间朗读习题解析。八套卷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期间,我参照肖秀荣的重点考点,遇到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就回到原点去深入理解,或者寻找特别的方法加深记忆。肖秀荣的重点考点与风中劲草类似,都是对知识的提炼,我在十一月大致阅读了一遍。十二月起,我开始背诵四套卷的大题目,这阶段压力巨大。那时,图书馆里到处是准备考研的政治和专业课考生,我选择在五楼僻静处独自背诵。有时候状态不好,我会把书扔掉或用力揉搓试卷,然后拾起继续背诵。临近考试的几天,我才勉强背完四套卷,进入考场前,只复习到第二套卷的第二遍。考试时,我心态平稳,只求答满。选择题我按照逻辑逐一作答,并对每个问题进行了细分,整套试题完成后,我感到得心应手,加上试卷纸张质量好,书写也令我满意,我对自己的政治答题卡喜爱至极,几乎舍不得交出去。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你掌握再多技巧,都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看几篇文章。阅读真的是要靠英语实力的。不建议做很多模拟题,真题是最好的,我当时真题阅读做了两遍,第一遍自己做然后对答案,第二遍一个题一个题分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每天早上我都会把前一天分析好的文章读一遍确定自己没有不懂的地方才过。最后我真的做到了考试的时候看一遍题就知道选哪个答案。作文的话可以看看王江涛的,多背几篇范文,仿写几篇。作文关键把字写好,别又修改最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理解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整体把握。你需深入理解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些构成了自然环境的基础。关注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全球性问题,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态环境。学习过程中,我常常借助地图和实地考察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理论知识,结合实例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则更偏重于技术应用。GIS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所有类型的地理数据。掌握GIS,需熟悉基本的地理空间概念,如坐标系统、投影方式等。编程语言如Python或R的运用,对高级数据分析至关重要。我建议多做实际操作,比如使用ArcGIS进行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工作流程。理解和运用GIS模型,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倾向于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对自然地理学,我会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凭画思维导图来强化记忆;对GIS,我会动手实践项目,解决具体问题,以此巩固技能。我还积极参与讨论组,与同学交流,互相解答疑惑,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