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跨考的同学们来说,特别是理工跨文科的同学,请务必记住:一定不要轻视政治,千万千万。政治不要准备太早,9月10月开始足够,政治的重要性写到了基因里,即使投入不大,仍然依靠强大的先天积累,后劲绵长。但是转文的理科生,你们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取长补短。既然你的大多数竞争对手的先天优势是如此明确,你就更要奋起而追之,缩小差距。政治提早准备,把大纲多过几遍,把模拟题多刷几套,把预测卷多背几套,甚至多练练字,对你们来说都是必要的。不要把别人的准备方法直接移植到自己身上,先问问自己:我和他们的情况一样吗?目标一样吗?要求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你宁愿用最笨的办法,花最多的时间,来做到踏踏实实,万无一失,不要让这块短板,成为了你梦想道路上的拦路虎。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还是不会,实在不行了问老师。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指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之前上课的笔记翻翻,不想做,只看解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相对简单。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由于真题比较少,但还是要依靠英一的真题来撑起一片天呦。前11年拿来熟悉感觉,树立自信。我是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正确率暴涨,越写越顺手,文章虽然还是不太懂,但是根据技巧也能选对。至于单词,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做真题的过程中就将生词划下来,做完开始查,把词性啊释义啊常用搭配啊直接标注在卷子上,然后我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抄真题里的这些生词,说白了就是腾一遍,但这遍不仅有单词,还有答案解析里给出的句型啊,语法常识啊之类。这是一项繁琐且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但是坚持下来很有成效。初期我一天用来做题加对改,一天用来总结,每天起码要花3个小时,后面加快速度就在一天内完成了。每天做真题前先回顾之前本上的知识点,这样日复一日,终会柳暗花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财务会计学的基础是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你需清晰地了解它们的定义,以及如何凭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反映经济业务。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如会计循环,也是必不可少的。
深入学习会计准则和原则。中国的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你需熟悉其规定,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例如,收入确认的时间点、存货的计价方法等,都需按照准则进行处理。理解会计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帮助你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
再者,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会计的重点。你需能够读懂并解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理解这些报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凭比率分析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度。比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毛利率和净利率则揭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尝试做大量的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将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参与案例分析,模拟实际的会计工作,提升应用能力。团队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不同的视角和思考帮你深化理解和记忆。
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重要。你关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尝试自己分析,这样既能提高实战能力,也能你对财务会计有更直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