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认为无需过早着手,我自己是从九月才开始的。主要参考资料是《风中劲草》,我先使用了上一年的版本,在九月底新版出来后立即更换。此外,我还购买了配套的《1000题》以及《肖秀荣1000题》。我的学习方法是将一张纸对折,一半列出知识点,转化为填空题形式,另一半则写下答案。复习时,我会遮住答案以自我检测,这种方法对提升选择题能力特别有效。我总共整理了四大本厚厚的笔记,每当完成一章节的学习,就会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1000题》,并记录错题。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繁琐,但我个人认为十分有益,因为它让选择题的知识点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对于辨别多项选择题中的误导选项特别有帮助。至于主观题部分,不必过于焦虑,十一月再开始背诵即可。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五道大题请务必熟记肖秀荣老师最后四套卷的内容,别的资料不必过多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之前的假期,我对待复习的态度变得极为专注,采取了一步一步的方法。首先,我会仔细重读每一章内容,重温其中的概念。接着,我会开始解答与该章相关的复习资料上的问题。完成这些后,我会利用复习资料的同步练习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做标记至关重要,我要标注出哪些题目完全无从下手,哪些稍有想法却无法继续,以及哪些是因为计算错误而未能解决的。在第二次回顾时,我会主要关注前两类题目。另外,在做例题时,我会遮住答案,使用专门的习题本逐个步骤地详细解答,然后再核对答案。绝对不能稍遇困难就偷看答案,否则真正的进步将难以实现。这个阶段可能还不适合整理笔记,因为多数内容可能还很陌生,但这并不值得恐惧,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后期肯定能迎刃而解。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话,我的感觉是单词真的很重要啊!我前期确实有背单词,但是后来时间比较紧,我就没有背了,结果导致前期背的全忘了,所以你们还是要一直背单词呀,我用的红皮书,觉得是单词意思挺全的,但是东西太多了记不住,我后期有听同学说那个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好像不错。我是不到5月份开始做的真题,用的张剑的黄皮书,先做03年之前的那本比较简单,做一篇阅读就要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它的意思,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做英语阅读,到10月份的时候开始写作文,写完后给老师批改,我有背王江涛的作文,背了十几篇但是都忘了,最后还是自己总结了作文模板(这个很重要),然后把模板让老师优化了一下,把模板背了再自己写作文。把阅读和作文弄好了英语就没什么问题了,翻译就自己翻了再对答案纠正就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了管理学理论、经济学原理以及统计学基础知识的综合性科目。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这三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理论部分,主要涉及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是关键。经济学原理则需你理解市场机制、供求关系、成本收益分析等核心概念,能够用经济思维去解析实际问题。统计学部分则注重数据分析能力,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解读。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三步法。对管理学理论,尽量凭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非死记硬背。例如,你尝试将所学理论应用到你熟悉的公司或事件中,看看它们如何运作。对经济学原理,理解图表和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凭绘制图形帮助记忆。统计学部分,除了公式,更重要的是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定期回顾和总结也非常重要。你每周或者每两周设定一次复习时间,把前学过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一定要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这样在考试时更好地把握时间。
小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互相讨论、答疑解惑,提升学习效率。保持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也是成功的关键。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自己,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