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资料,推荐肖秀荣,最后一个月冲刺的时候刷题为主 ,需要多花些时间,可以广泛做题,从网上得到的题,肖秀荣,任汝芬,还有其他,上考场的时候,选择题我刷到了好几道原题,大题肖秀荣大概压中了3道左右,算是很满意了。冲刺阶段背肖4!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的学习,而且英语的进步并不明显,可能你认真学习了一个月仍然看不到自己的提高,其实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为看不到进步就不去学习,英语单科不过线,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一定要重视英语。建议大家下午2-5点复习英语,暑假以前的基础阶段主要是背单词,做96-04年真题阅读,每一篇阅读都要认认真真的去分析,掌握文章中的所有单词、词组,分析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每一个句子结构都要弄懂,特别是长难句,最好全文翻译甚至是背诵。前期是打基础阶段,刚接触真题阅读觉得很难正常,错的多正常,做的慢也正常,不要灰心不要失落,学习都有一个过程,慢慢就会好。到了暑假开始进入强化阶段,以近十年真题为主,特别注意最后两三年的真题不要动,留到最后模考,真题数量很有限,一定要珍惜着去做。这个阶段仍然是以真题阅读为主,向上面所说认真分析每一篇文章,最好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生词、词组、长难句记下来,一周复习一遍本子上记下的内容。真题阅读要反复的去做,去琢磨,去研究,至少要做三遍以上,找到出题规律。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翻译的单项训练,英语的翻译是有难度的,句子不仅长而且每句话都会有生词,建议大家刚开始要认真细致的分析,把近十年的真题翻译句子好好的弄透。作文部分基础差的同学暑假就可以开始,基础好的可以从九月十月开始,千万不要相信作文模版,认为最后一个月背背模板就行了,这样的作文一定是低分。推荐大家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这本书,里面有历年的真题和必背范文,我当时是按类,把真题中出现的每类题型的作文都至少背一篇,背诵完默写,修改错误,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前,反复的背,背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后期自己用背过的文章试着写写作文,作文一定要坚持练习,考研作文跑不出那几类题材,考试时把背过的文章灵活套用就好。新题型大家把05年以后的真题反复做,找到规律,特别是代词的考法,不难。完型我没有太认真的准备,因为完型的分不好拿,做完型的时间也很少,能拿个4、5分基本就不会拉分了。最后两个月冲刺阶段仍然是以真题为主,反复的做真题,找到做题规律,12月开始每周六下午进行英语模考,可以用真题,可以用模拟题,这时候重点是学会把握时间,熟练做题顺序,模考很重要,不能缺少。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覆盖面广泛,包括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你需对每个部分都有深入的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基础,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等基本理论问题,理解并能应用这些理论是关键。中外教育史则需你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发展脉络,特别是重要教育家的思想和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是理解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工具,你需掌握学习理论、认知发展、动机等核心概念。教育研究方法是实践性的,理解和掌握各种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我的学习方法是分块复习,每天专注于一个主题,比如一周内的一天专门复习教育学原理,第二天复习教育史,以此类推。这样避免知识混淆,也便于深度理解。我会做大量的笔记,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整理和记忆知识点,因视觉化的学习方式对我很有效。
对理解困难的部分,我会寻找相关论文或者书籍进行深化阅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背景。例如,当我在理解某个教育理念时,会去读它的原著,这样更能把握其精髓。
我还会定期做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每次做完题目后,我都会仔细分析错误原因,查漏补缺。这种方法不仅帮助我熟悉考试题型,也使我能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我还特别强调讨论和交流。我参加了一些考研论坛,与其他考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难题,这种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保持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备考过程可能会枯燥乏味,甚至有时会感到压力山大,但我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总会有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