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1日开始,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我把大纲解析这本“红宝书”当作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兴致勃勃地研读了两个多遍,每读一章都同步完成肖秀荣编著的《1000题》中的相应练习。建议使用铅笔作答,因为这套题目的质量很高,适合反复练习薄弱环节。对于理科背景或政治理论基础稍弱的同学,可能需要更深入地阅读大纲解析,标记关键段落和知识点,以便强化记忆和理解。到了10月,风中劲草出版后,我觉得它更为精炼,便转向使用它来备考,毕竟考试时我们需要聚焦重点。每次做《1000题》时,我会把上次做错的选项记录在答案旁边,以增强下次回顾时的记忆,这样可以显著减少错误率。这样的方法,我认真执行了三次《1000题》的完整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积累是至关重要的,缺乏词汇量将严重影响英语考试的成绩。考研英语主要涉及的部分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包括英译汉和写作)。即使到后期可能无法准确拼写出每个单词,但能识别它们至关重要,因为确保阅读理解部分得分是最重要的。在此,我推荐使用百词斩app,如果你刚决定考研却不知从何着手,先开始背单词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每天坚持学习100-150个,这将显著提高你日后阅读理解的能力。此外,我购买了一本大绿皮书,在9月之前,我通常每天背诵两个单元,进度稍缓,但标准较高,起初可能会感到吃力,但到了第二轮复习时,我可以增加到每天四个单元,加快速度,而标准稍微放宽,只要保持对单词的熟悉度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哲学通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需理解并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历史发展。我在复习时,首要任务是对哲学史进行梳理,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及其思想,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的主要观点。我也注重对逻辑学的学习,因这是理解哲学推理的基础。我建议使用一些经典的哲学读物,如《苏菲的世界》作为入门,逐步阅读更深层次的哲学原著。
哲学综合,这部分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分析能力。我主要凭阅读论文和案例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我会定期阅读《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期刊,从中了解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和讨论热点。我也会挑选一些经典哲学问题,尝试自己进行分析和解答,比如“存在是什么?”、“知识是如何可能的?”等。这样的实践过程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思考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对哲学,尤其是复杂的哲学理论,单纯的条文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我会尽量将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或者凭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来深化理解。定期自我测试也是我常用的方法,我会定时做一些模拟试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