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首场考试是政治,它对后续科目的心态产生直接影响。备考期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资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知识点图表解析”、“时政”以及“四套模拟卷”。我先阅读“精讲精练”,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部分的顺序,我选择了先从近代史和思修入手,因为它们相对简单,能快速浏览,不像马原那么费神。接着是毛概,最后才挑战难度较大的马原,这部分我选择了听老师的讲解。首先全面阅读书籍并标注重要点,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就做相应的“1000题”来检验理解。第二轮复习时,我会结合“知识点图表解析”进行,将要点标注于书中或空白处,这样大大减少了需要回顾的篇幅。“精讲精练”在第二次通读后便较少使用,转而频繁查阅精简的知识表解。接下来,我做了历年的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最后阶段,我专注于背诵“四套卷”的主观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我对数学颇有信心,因此备考显得较为轻松。我早在年初就启动了课本复习计划,确保在暑假前完整地过了一遍教材。暑假期间,我投入七月和八月两个月时间进行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第一轮学习。之后,我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第二次研读李永乐,期间因回家停留了大约半个月,实际上的有效复习期为一个半月。紧接着,我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李永乐的第三次精读。接着,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回顾前三轮中的错题,以李永乐为主。到了十二月下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坚持每天一套,以此来迎接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部分,我主要说一下这个的复习:这个分三步吧。第一步背诵范文,这让我饱受折磨但不可或缺。因为你脑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无从下笔。不多不少,二十篇够用。基本类型都可以概括。第二部就是总结类型和框架。我没有特别刻意地总结,因为在背诵时大脑已经累计了相应的框架。我不提倡背模板,一方面容易记混、遗忘,另一方面套写生硬,容易引起判卷人反感。第三步就是写。这个一定要做,太重要,重要得我都不想说了。总之,如果你平时就只是看着题目想想,那么到了考场上你也就是想想了,笔不成句,还错字连篇。这样,也就宣告你完了。因为作文首先是印象分,卷面干净,笔迹工整,整体得分拿下。然后,不要跑题,这直接关系到划分为几等卷。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练习,因为现在很多是图画作文。有些同学的看图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有一年的考题是两个残疾人互帮互助,后面是拐杖,主题是团结。有的同学却看成了残疾青蛙在逃跑,后面是枪,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考官看至此,也是醉了。大家可以找来看下,真的是考研真题,你看了也会哭笑不得。最后就是文中多用长难句和高级词汇。举个例子“重要”这个单词,important就不如essential。而这两者的运用取决于平时的积累,所以我个人觉得,英语作文就是一面照妖镜,你是否修炼得道,一照便知。再提一下小作文,各个类型的格式都要烂熟于心,不要存侥幸心理,胡乱押题。比如有一年突然考了“告示”。好多同学就是因为不知道格式,白白丢了2分。至于内容,稍加练习,即可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汽车运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汽车技术、交通管理、运输经济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你需对汽车的工作原理、性能测试、故障诊断有深入理解,也要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规划和运营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这是理解和应用高级概念的基础。
对汽车技术部分,我建议多读教材,尤其是关于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的章节。这些是汽车的核心部分,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关注最新的汽车科技动态,如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这将使知识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
在交通管理和运输经济学方面,你需理解交通流量分析、道路设计、运输市场和政策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需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例如,尝试模拟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或者分析一个运输企业的经营策略,这样既有趣又能提高理解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笔记是关键。整理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将帮助你在复习时快速回顾。定期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凭与同学交流,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
我还特别强调实践操作。可能的话,参观汽车工厂或实验室,参与相关的项目研究,会大大提升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毕竟,汽车运用工程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