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天看书很累,很压抑,看第一遍的时候比较慢,也比较细,第二遍的时候就查漏补缺,第三遍就是巩固一下。资料就是肖大大的全套材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四,肖八。有一句话就是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说实话,论述题拉不大开分。论述题我只背了肖8和肖4,因为肖4、8上面论述题的答案太多了,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真得背不完,简版的相对好一些。我感觉不在资料多少,没必要把各个考研名师的试题买来都做,认准一个一直跟随下去就好,后期可以买点押题,做做选择题,查漏补缺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门高技术的公共课,需要的是长期不间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说一下我的数学参考书:高数课本上下册、线性代数课本+李永乐复习全书+660+李永乐真题解析。
考研英语方面:
研读考研真题是极其有益的,建议选用带有详尽解析的版本。有些同学反复研磨、熟读乃至背诵真题,这对提升英语能力确实有所帮助。对于作文部分,许多人的策略是大量背诵范文,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我个人尝试后发现,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因为我往往在两天后就忘记了内容,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去背一整本书。于是,我选择了“看”而非“背”——细致分析每篇文章的构思,提取句子的主要框架,并学习如何将简短的句子转化为复杂的长句。最终,我能逐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考试前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号称高分或满分的模板,但有些考生反映购买后却发现并不适用,因为通用模板难以完全匹配所有题材。我在写作时有个习惯,那就是强迫自己运用特定类型的句式,如强调句、倒装句或祈使句,具体使用哪种则依据文章内容而定。通过阅读十几篇文章,我掌握了大概的写作框架,从而构建了个性化的模板。事实证明,这个自我编排的模板效果相当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这门课主要研究的是高分子的合成反应、机理以及聚合物的性质。关键点在于理解各种聚合方式,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掌握它们的反应条件、优缺点及产物特性。特别要关注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这些细节会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对聚合物的热力学行为和动力学过程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性等。
高分子物理则更偏重于理论分析和实验应用。你需深入理解高分子链的统计力学模型,如Flory-Huggins理论,这对理解高分子溶液、熔体和凝胶的行为至关重要。对高分子的机械性能,如弹性模量、断裂强度等,需有清晰的认识。高分子的相行为,如溶解度、相分离和共混,也是常考点,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入理解。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要凭大量的阅读和笔记来巩固,实验部分则需亲手操作,尽可能多做相关的实验室工作,以加深理解。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分配。与同学讨论和教师交流也很重要,他们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