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晚,而且因为不喜欢政治,一直拖拖沓沓两三天才看一章,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一遍抽烟提神,一遍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虽然考试的时候感觉考到的都背到了,最后发现分数依旧不是很理想,有点遗憾。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我启动了英语阅读的学习,具体是从九十年代的历年试题开始的,具体年份已记不清。对于阅读部分,我会坚持做两遍!初次完成并不代表就能记住所有答案,再次重温时你会发现仍有新的收获。在真题中,我会标记出陌生词汇,并不断复习,直至熟记于心。暑期结束后,即9月至11月间,我专注于两大任务:一是精译过去五年内的二十篇阅读,以此提升处理复杂句子的能力,强化英语基础;二是分析题目,尤其是张剑编著的书籍对我很有帮助,它对细节题、主题题、词汇推断题等各类题型提供了解答策略,我需要深入理解和消化,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还要揣摩干扰项的特点,这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来领悟,以使自己的思路与命题人的意图相契合。关于写作,构建一份个性化的万能模板至关重要,原创性是关键(切勿直接抄袭)。不用担心模板问题导致得分低,因为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预先准备。如果时间紧迫,完形填空或翻译可选择性放弃一项。完形填空即使不读全文,仅凭直觉选同一选项也能拿到大约三分。实际上,英语过线并不难,只要用心对待大小作文,分数自然不会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教育学理论、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考试。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等基本概念,以及教育的社会、文化、个体影响。这部分的学习需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形成自有的教育理念。
教育史的学习则要求掌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脉络和重要事件。这不仅需记忆,更需理解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看到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你凭绘制时间线,对比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教育制度,来提高记忆效率。
再者,教育心理学是连接教育实践和个人心理的重要桥梁。你需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关键。推荐《教育心理学》(桑代克)和《认知发展》(皮亚杰),这些书籍能帮助你构建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框架。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是关键。先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凭笔记、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记忆,凭做题、模拟案例分析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复习至关重要,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规划复习计划。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途径。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或者在论坛上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能深化理解,还能激发新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