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我本身是文科出身,自认为自己的理论素养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前期老师给详细地讲了基础内容和基本的做题方法,所以我直接从1000题入手,整个暑假我应该都是在做1000题,但是这个并不是肖秀荣的1000题,反正要比肖秀荣的简单的多,所以我就先拿来练练手,熟悉一下知识点。大概到9月份吧,考试大纲解析出来以后买来详细地看,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期就是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我觉得在11月份以前应该都主攻选择题,主观题并不要急着背,背的早了可能会忘了,而且还不知道重点,到肖八肖四出来以后,背里面的大题我觉得足矣。
考研数学方面:
题型为主进行复习并不是我否认这种学习模式,我自己也会穿插用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做啥都会的境地,但我所坚持的学习路线可能与你有所不同,一般会从掌握原理的知识层面后辅以题型总结进而达到对学习有所助益的效果,而单纯就题型而学习题型,我是不推崇更应该说是反对的,拿一个最近的真题例子说明,比如2018年数学一、三的中所出现的那道概率论试题中的出现了一道“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题型,而就以往的复习全书中都是“离散+连续”(2016、17年)或者“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查阅过所有的题型类书籍,都没有一本书籍有过对此类题型做过说明,这不应该说成是又出现了什么新题型,因为就这道题目考察的本质还是我们所学过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知识原理层面它不属于超纲题,但就题型而言,它反而是一道“超纲题”,倘若一本题型类书籍仅仅依赖题型就想涵盖所有考察内容,不仅是在降低研究生入学的门槛,也是在侮辱命题老师的水平,但就近几年的真题而言就是最好的说明。说到这,我相信你该明白的问题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学习,三月时我获取了历年真题并着手研究。那时,我同步进行词汇记忆与真题实践,虽无严谨计划,却将其视作训练。我的阅读错误率高达平均每题3.5个,但我确保对每篇文章深入理解,详细查阅每个词汇的意义及其在文中的应用,解析复杂句子的结构,并尝试亲自翻译。有些人可能认为真题应谨慎使用,但这取决于个人策略,我未曾用真题做过模拟测试。
这样的方法持续到暑假,我的英语能力明显提升,阅读错误减少至1到2个。暑假期间,我开始筹备作文部分,购买了朱伟的作文书籍,虽然内容有些平淡,我还是完成了阅读,并且每天早晨都会背诵一篇。暑假后,我的英语复习策略没有太大变动,继续坚持背词和刷真题,依旧一丝不苟地钻研每一个词汇和句型。
十月底,我对真题的研习已接近尾声,于是购入一本高级阅读黄皮书以模拟实战,力求在72分钟内完成四篇阅读,最慢不超过80分钟。从那以后,直至考试,我交替进行真题精读和阅读模拟。每日晚餐后的一个小时,我会进行写作训练,随机选定一个可能的大小作文题目,严格按照考试模式限时(约50分钟为宜,不超一小时)写作,如此持之以恒直至考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项目管理一"主要涵盖了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组织与团队建设、项目计划与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在基础理论部分,你需理解并掌握项目的基本概念,如项目的特性、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等。这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务必要扎实。
项目生命周期的理解至关重要。要明白项目从启动到结束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及相互关系,这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对项目组织与团队建设,需理解不同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影响,以及如何组建和领导高效的项目团队。
再者,项目计划与控制是实践性很强的部分,包括进度计划、成本估算、质量控制等。这里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熟悉一些工具和技术,如甘特图、网络图、挣值分析等。这些工具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在案例分析中得到体现。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你需了解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策略等步骤,并能进行风险概率和影响的分析。实际操作中,这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决策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材和参考书,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参与讨论组或者找导师指导,帮助你理解和解决疑惑,提升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这会大大提高理解和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