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1000题,肖四,肖秀荣系列(一本知识点,一本预测题)。过程:九月份的时候大纲公布,买了一本大纲解析红宝书,一直到十月七号左右,订的风中劲草来了,开始政治复习。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先单选,后多选)。大约用了半个月,看了两遍风中劲草,做了一遍1000题。开始第二遍,看了一遍风中劲草,又做了一遍1000题(第一遍未在书上标记)。第三遍之后,只做错题。把1000题做好之后,选择题底气大增。再加上后期的几个模拟题,选择题够用了。关于模拟题,今年还是肖四压的好。我主要背的他的冲刺讲义,比肖四条理清晰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定时实战演练真题,务必亲自计算每道题目的答案,并确保彻底理解。有人声称只需重复完成十次真题便能取得超过120分的成绩,这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但真题的价值不容小觑。起初,我完成一套真题大约需用时两个半小时,到第二次尝试时,则缩短至一个半小时。此外,我会做合工大的最后五套题目,以此提升计算能力和保持解题的手感。临近考试的一两天,我会专注于回顾错误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在整个准备期间,持续复习英语至关重要。我在二月启动词汇学习,用各种方法反复记忆,直至暑期,最终将庞大的词汇书精简成我自己整理的小册子。这样一来,临近考试时,我能专注于巩固那些难以记住的词汇,并侧重于真题的复习。词汇是英语的基础,一旦熟记了几轮词汇,再回头处理真题就会感到更加得心应手。通过了词汇关卡后,真题的训练就变得尤为关键。英语真题极其宝贵,需要我们专心致志地分析和归纳,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新题型虽只有10分,但每题价值2分,与阅读题同等重要,因此不容忽视。由于可供练习的新题型真题不多,除了课堂上的真题复习外,购买一本新题型模拟题也是个好选择,尽管其难度和风格可能与真题有所出入,但它足以作为额外的练习材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涵盖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环境化学中,掌握污染物的形成、转化和降解机制是关键;环境微生物学则需理解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水处理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熟悉各类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是基础,要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理论知识的学习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结合课堂讲解深入理解。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题目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对复杂的问题,尝试自己动手设计解决方案,比如构建一个简单的水处理模型,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环保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订阅相关的学术期刊,参与在线论坛讨论,或者阅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考试中遇到相关题目时派上用场。
在复习后期,一定要进行系统的知识点梳理和整合,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在考试中快速定位答案。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耐心和毅力,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