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可以告诉大家,分析题是“纸老虎”,看上去可怕但其实很好准备——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有统计数据,绝大多数考生分析题都在25-35分区间内,30分上下特别多,即分析题基本不太可能拉开差距。PS:考点背诵形式与政策这种都大同小异,建议买肖秀荣就行,重点更加突出,排版也更舒服,不过中挺得真题预测很好,基本上每年都有题目预测到,最后五套题我都做了,大题质量出的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真题预测这本书上有的,选择题可以做下,练下选择题也不错。总得来说蒋中挺只推荐真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做真题,从2000年开始就行,最好买些配套模拟题(李永乐,张宇都行),我当时是一天真题一天模拟这样做的,做完认真修改,有不会的知识点马上去看全书。我觉得这样挺好,还是做些模拟题比较好,有难度。所以在看课本的时候不要太留恋难题,后面等着你的难题更多更好。(时间充足可以再看看全书,我当时开始真题比较晚,也没有时间再看第三遍全书了,不过幸好之前看的比较扎实)
考研英语方面:
汉语:我自认为英语基础良好,但我的学习策略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写作部分,我购买了词汇书《红宝书》以及某品牌的阅读理解练习册(200或200篇)。我还使用了张剑编著的《黄皮书》,涵盖了阅读基础到提升的篇章,以及他的新题型和翻译专题训练。此外,我还练习了张剑的100篇作文,并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备考策略颇为有效。
在作文方面,我收集了一些作文素材,并参考了朱伟老师的书籍,针对各种主题进行了分类,如辩论类、贡献类、环保类等。我挑选那些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的例子,以减少记忆负担,一个例子甚至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复用。对于大作文,建议原创,避免依赖模板,不过可以借用一些框架结构。遗憾的是,尽管我购买了朱伟老师考前的作文小册子,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充分研读,小作文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首要任务是练字,尤其是手写印刷体,因为它对作文分数影响极大,而此时还来得及,若等到开始学习作文时才着手练习,那就太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关键。“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看似琐碎的概念其实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对后续深入学习至关重要。例如,理解晶体的晶格类型和空间群,掌握不同晶体缺陷的性质和影响,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熟悉并能应用相图分析是另一个重要部分。你需理解如何从相图中解读出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态变化,并能够预测其性能。了解不同合金系统的相图特点,如铁碳相图,这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需理解各种强度理论,熟悉应力应变曲线的解释,以及掌握材料的弹性、塑性、韧性等特性。对热膨胀、比热容、热导率等内容的理解也不能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三步法。首先是理解,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尽量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是记忆,将关键概念、公式和图表熟记于心。是实践,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凭解题深化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复习过程中,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助于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参加讨论小组或找到研友,共同探讨难题,互相答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