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实际上并无固定的策略可言,因为它既可能是付出多而回报少的科目,也有可能轻松备考就能取得好成绩。然而,一个明确的重点是,选择题至关重要,特别是多选题,需要投入精力去深入记忆,并多做练习题以加深印象。在新版大纲发布前,最好先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接着紧跟新大纲的步伐。我记得到最后,我大概浏览了四遍大纲解析,做了三遍肖秀荣的1000题。至于主观题部分,则需要在最后一个月集中冲刺,那时会出现各类模拟试题,多研究出题趋势和解题思路,然后就是全力以赴地背诵,尽可能多地记住内容。当然,有些同学虽然背了很多,但考试时却不确定是否应该写出来,这种情形就像是:事后对照标准答案,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背过,只是当时没能识别出那就是答案。因此,清晰的思维和能否灵活应用知识更为关键,这也是我个人的不足之处,尽管我背了许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生硬。我希望你们能从我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坦率地说,我对最佳复习策略一无所知。我个人侧重于阅读理解,认为只要这个部分做得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者,由于我有轻微的强迫症,我特别热衷于尝试新题型,特别是排列顺序的部分,有时会有不错的发挥。对于“英语应用”这类题目,你是否曾对比过历年真题的答案?你会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次的试题难度较低,我在直接回答的部分只犯了三个错误。实际上,写作是值得投入时间去练习的,毕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是与外资公司合作还是在跨国企业任职,基础的邮件写作或其他类似的技能都非常实用,平时应多加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学分析,它是理论数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实数、函数、极限等基本概念。在备考过程中,我对实数的完备性理解尤为深入,这是理解整个分析体系的关键。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如黎曼积分,以及导数、微分的应用,都是考试的重点。对这些内容,不仅需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解决具体问题来深化理解。遇到困难时,不妨回头看看基础知识,往往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高等代数,它涉及到线性空间、线性映射、行列式、特征值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抽象且富有逻辑,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是最基础的部分,但务必掌握牢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是高等代数的核心,要理解它们如何反映线性映射的本质。欧几里得空间和内积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它们为几何直观提供了代数工具。我推荐使用几何或物理的例子帮助理解这些抽象概念,这将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练习”是最好的策略。对每一个新的定义和定理,不仅要,更要尝试去理解它的含义和证明。大量做题是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实在无法解答,再寻求他人的帮助。定期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