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流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从9月份开始复习(因为大纲解析9月初出来,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正合适)。 我是从9月开始每天都花3个小时看政治,用的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做一章的题,(肖秀荣1000题)花费了好多时间,11月出了风中劲草,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买。看了风中劲草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不看精讲精练了,因为用风中劲草对付选择题完全可以~所以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我自己的步骤复习的,毕竟精讲精练那么厚都看了,实在不想扔了。 1000题也差不多做了3遍,差不多就是把知识点都顺明白了。做完之后的感受也只是 直接看风中劲草就够了。 最后冲刺的时候花了10天背政治 我背的是 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有些重复的,到时候大家也背这些应对大题是完全够用的了!时政考查范围是当年的1月到12月全年,书一般在11月出,时政不仅是考两道单选、两道多选,分析题的材料一般也会紧扣时政来出,特别是第35题(毛中特)会出,遇到重要历史节点第36题(史纲)也会出,所以当年有什么时政重点,要结合基本知识点来复习背诵,这是为分析题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从九月到十一月,我重新研读了三本书,并于十月开始接触真题,通常每隔三四天就会完成一套,随后深入剖析每一道题目。在闲暇时刻,我会持续翻阅这三本书和660题(它们百读不厌,到最后阶段我专注于攻克错题)。对于高数部分,推荐以汤家凤为主,张宇为辅助参考(如果不需要,也可忽略张宇)。线代部分,非李永乐莫属,他的教学无人能敌。阅读教科书旨在掌握基础知识,但数学考试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材料。善用数学教材,精确聚焦,即便时间有限,也能有望取得满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难度适宜,题型归纳精炼,题量适中,我认为至少应重复练习三次以上。后期则可购买模拟试卷进行训练。虽然模拟卷质量参差不齐,但真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我在一个笔记本上整理了所有公式,在考前两周每天都背诵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得阅读者得高分”的说法。英语难点主要在于词汇和复杂冗长的句子,而选择题的迷惑性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备考时,考生应精做真题以掌握核心词汇,并学习剖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同时,需要梳理解题策略,了解错误选项的设计模式,找出正确与错误选项的差异。对于完形填空,虽然近期难度有所降低,但由于其本身的挑战性和较低的分数权重,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优先放弃,而有一定能力的考生则可借此提升综合竞争力。至于作文,似乎没有捷径,主要靠背诵优秀范文,构建个人写作模板,并依据模板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建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理论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无论是线性时不变系统还是非线性系统,或者是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都需熟练运用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工具进行描述。这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另一个关键点。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以及根轨迹法等都是常用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工具。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判据是保证设计出的控制系统性能优良的前提。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控制策略,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调整参数。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最优控制等也是需去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凭动手实现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模型,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研中常常考察的一点,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题,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
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我强烈建议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胡寿松的《自动控制原理》和Katsuhiko Ogata的《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都是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它们详细且深入地解释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