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11月,我做了肖八第一套卷子,看了风中劲草上的知识点。我还做了许多模拟题来巩固知识点,做多了你就会发现,虽然政治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多,但针对每年的热点,出题概率大的知识点就那么些,也不是很难掌握。另外,做模拟题时比做题更重要的就是仔细研读答案,肖四、肖八、蒋五在答案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我当时拿彩笔把重要的知识点都勾出来了,在考前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过一遍课本,有时间则完成1/3的习题,选择经典的课本或者本校的课本均可,有些章节不考,可根据前一年考纲划掉。其中高数建议必看课本,课本有难度的可以看看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或王式安的辅导书。时间还比较充裕的同学就可以着手全书。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安排时间。把真题中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的片段记到白纸上,记了大约有3张纸,每天拿出来扫10分钟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当下次碰到类似的容易算错的地方时会很留心,后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我确实有效果,但是偶尔也会犯一些新的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讲,我对英语的学习几乎是毫无准备的,直到10月才买了本张剑的黄皮书,草草地做了一遍阅读真题,还勉强背了几篇作文。尽管我也购买了一些书籍,但遗憾的是没能来得及全部读完。北京地区的公共课程评分标准一向严格,而这样的分数在初试中还能排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但也让我感到相当尴尬。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恋练有词:2015考研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英语一历年真题》以及《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英语二的真题仅供参考,因为阅读理解的命题风格略有相似,如果时间紧张,建议专注于英语一的历年真题)。从7月开始复习,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背单词,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一轮单词记忆。这个过程确实乏味,选择小本单词书的原因是担心大部头的教材会让我望而生畏,太过于厚重。全书共有约50个单元,我每天攻克两个,同时还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所有内容。每完成10个单元算一个阶段,之后花一天时间复习这10个单元的单词,然后再继续新10个单元的学习,这时候就可以不再顾忌先前的10个单元,否则任务会越积越多,最终可能让你失去坚持的动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传热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热量传递的方式,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你需深入理解每一种方式的物理机制,比如热传导是如何凭固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振动来传递能量的,对流是如何凭流体运动传递热量的,以及辐射是如何不依赖介质直接传播热量的。这些基础理论是你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掌握传热学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无论是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还是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我会建议你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多做相关的计算题,熟悉并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对复杂的问题,如多层绝热、非稳态传热等,需学会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能用数值解法求解。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学习传热学的重要部分。凭实验,你直观地看到热量传递的过程,增强对理论的理解。例如,热电偶的使用、黑体辐射实验等都是很好的实践环节。分析实际工程中的传热问题,如制冷系统的设计、建筑节能等,你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我强调的是持续的复习和反思。传热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我习惯于制作思维导图,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遇到难题或疑惑时,不要害怕求助,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教都能收获新的视角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