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大家要重视一点,红宝书最全面,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比较好。后期背风中劲草,做肖秀荣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前期的学习中,如果是自己学习不报班的话,建议不要看大纲,没什么逻辑,看了也浑浑噩噩。最好就是让老师给你梳理一遍,然后再背风中劲草。选择题是政治的重头戏,需要理解记忆,所以大家千万别10月才开始政治学习,暑假前后就要看看,积累选择题的知识点,做一遍肖秀荣1000题,10月开始就是大段大段的背诵和整合了。政治真题也买来做一做,做错的选择题要多看看,那反映了你知识的薄弱点。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好,那政治大题背起来也没那么费劲,大概从11月开始吧,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都可以背,我只背了四套卷,外加肖秀荣知识点背诵那本小书的马原部分。我有个小习惯,我会把自己死活记不住的知识点录音下来放在手机上,临近考试前几天,我每天在路上都听知识点梳理,很有用处。再分享一个学习习惯——画时间线。我习惯于把毛中特和史纲的历史事件和口号文件以时间线的方式画一张长表。没事多看看,比较有逻辑,在一些分析题上也可以前后联系时代背景,个人认为是个学政治的好办法。
考研英语方面:
回顾学习经历:A、自从大学六级考试结束后,我几乎没有接触过英语,如今重新拾起,这已是五年之后的事情了。于是,我决定从最基本的入手,一本《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手册》对我大有裨益,阅读完毕后,我找回了对英语语法规则的记忆。这一阶段的学习为我在阅读理解和解析复杂句子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我的英语复习策略是专注于真题训练,从1995年开始一直做到2011年,尤其侧重最近五年的题目。对于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我逐句分析并翻译,这个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和翻译技巧。我向来不喜欢死记硬背单词,从未尝试过背字典,因为我发现这样很难记住。相反,我喜欢通过阅读文章来增加词汇知识。郭崇兴老师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值得强烈推荐,书中每篇文章后面都有生词列表,丰富的词汇量让我无需频繁查阅词典,节省了不少时间。《考研真题黄皮书》也广受好评,它对文章进行详细的段落解析,包含长难句分析,内容十分全面。考研英语的一大特点是,即便理解了文章,也不一定能答对题。很多时候我虽然理解了全文,却在选择中出错,因此多做练习至关重要,尤其是近年来的真题,反复操练就能见效。做阅读理解时,应先看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每段寻找答案,避免一口气读完整篇文章再去答题;C、至于作文,人们普遍认为它需要深厚的功底。然而,使用了《12句作文法》后,我竟然发现自己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这本书极其实用,它主要教授写作思维,对于我这样的作文新手来说,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写作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日语语言与文学是我主要的考试科目之一。这个科目的重点在于深度理解和掌握日语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以及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历史。对语言部分,我建议每日坚持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凭日文原版书籍、新闻、电影等多元化的资料来提升语言能力。对文学部分,需深入研读经典作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能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我经常做的是,选一部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塑造、象征手法等,这对我理解文学深层含义有很大帮助。
日语翻译与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科目。翻译要求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用目标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需对两种语言有深厚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我通常会选取各种类型的文本进行翻译练习,包括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小说等,这样提高我的全面翻译能力。至于写作,我强调的是逻辑清晰和表达精准。我会定期写论文,从短篇小说到长篇评论,不断磨练自有的写作技巧。
备考过程中,我也注重了自我调整和时间管理。每个科目我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习。我也参加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激励,这对我的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在浙大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尤为重要。除了书本上的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日语演讲比赛、翻译实践活动,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