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书从马原开始看,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往花了两三的小时才看不到十页,而且头昏脑涨,个人觉得政治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词汇学习:在单词的学习上存在多种观点,有的教育者认为考研往往侧重于考察常见词的罕见含义,因此仅依赖单词书可能收效甚微。然而,我个人坚信积累词汇量至关重要。假如你已经提前开始备考,我推荐你先熟悉一遍考研大纲要求的词汇。即使在考试中无法精确理解某个词的意思,起码你能识别出来,不会感到焦虑。我的建议是在六月之前完成单词的记忆,争取掌握80%以上。进入暑假阶段,你应该转向真题中的词汇,查找并理解每个陌生词汇在考试中的具体含义,同时对专业词汇进行归类整理。
当然,做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选择哪个版本则可依个人喜好而定。我对所使用的这本辅导书印象颇深,因为它对每道题目都提供了详尽的解析,通常能让你理解每个选项为何正确或错误。此外,书中提供的解题策略和技巧也很有价值,值得多次研读和领悟。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建议从宏观层面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再深入到各个子领域的具体理论和实践。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的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或是教育心理学中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都需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对中外教育史的学习,我建议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期的教育形态和发展脉络,对比分析其差异和共性,这样既能增加记忆的兴趣,又能深化对教育历史的理解。例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两者都是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但其理念和形式却截然不同。
再次,教育法规部分,不仅需条文,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比如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不仅要熟记其内容,还要理解它对公平教育的追求,以及对每个孩子权利的保障。
我认为,做笔记和复习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我会在阅读教材或听课后立即整理笔记,将重要知识点提炼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使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练习,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