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 / 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新疆完成戈壁工况试飞,系统设计升空高度在 1500 米左右。这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实现从陆地、海洋向高空的跨越,也是以新疆所能服务国家所需的生动注脚。
新疆," 三山夹两盆 ",山山有资源、盆盆有油煤、处处有 " 风光 "。厚实的能源 " 家底 ",是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坚实基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 十四五 " 以来,新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 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油气为关键、煤炭为基础、新能源为方向,全面推进新时代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 三基地一通道 " 建设,不断提升能源可靠供应和战略保障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基地集群崛起
2025 年 1 月 5 日,深地塔科 1 井完钻井深达 10910 米。图 / 中国石油集团提供
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深处,深地塔科 1 井钻井平台上的钻杆突破 10910 米地层,创下亚洲陆上钻井深度新纪录。这口深井的突破,是新疆油气基地建设的生动缩影。
" 十四五 " 以来,新疆聚焦三大基地协同发力,通过勘探开发提质、产业升级增效,打造出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支撑区。
这五年,新疆持续加大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勘探力度,推进富满、玛湖、顺北、吉木萨尔等大型油气田开发。2024 年油气产量当量达 6664 万吨,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深化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新疆通过建立健全央地、兵地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机制,组建新塔油气联合勘探开发公司,显著提升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转化过程中的参与度。
煤炭的清洁转型同样成果斐然。2024 年,新疆原煤产量达 5.43 亿吨,同比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绿色开采与清洁利用同步推进。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绿色煤矿 44 座,一批煤炭洁净转化项目加快实施。
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具标志性意义。" 十四五 " 期间,新疆累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超 1 亿千瓦,2024 年总规模突破 1.28 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 50%。如今,新疆向外每输送 3 度电中,就有 1 度来自绿电;外送绿电累计超过 2700 亿千瓦时,相当于种植了 111.8 亿棵树。
通道能级跃升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工程管线翻越山区段。陈荣川摄
今年 9 月,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 十四五 " 以来,新疆以 " 内联外通 " 为目标,推动能源通道体系实现大提速。
陆上能源通道持续贯通,不断改写全国能源流动版图——
2025 年 6 月,国家 " 十四五 " 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至此,中国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突破 4000 亿立方米。更多的中亚气、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和新疆煤制气将输送到环渤海、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
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同样捷报频传——
我国第三条 " 疆电外送 " 通道投产送电,历时 15 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 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十四五 " 以来,新疆累计开工 49 项 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 35 项超高压工程,750 千伏电网从 " 点状分布 " 变成 " 全域互联 "。截至目前,新疆建成 3 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 " 的主网架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 7 月,和田—民丰—且末—若羌 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至此,环塔里木盆地 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 " 合龙 "。图为 750 千伏且末变电站。马元摄
新的通道还在不断开辟。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部正高级工程师单强介绍,2025 年,新疆计划新建、续建超高压电网工程项目 41 项,较 2024 年增长 50%。
依托 " 疆煤外运 " 北中南通道扩能改造,新疆每年新增千万吨级优质煤炭运力,经铁路直供华东、华中,2024 年," 疆煤外运 " 量达 1.4 亿吨。
资源流通的加速更带动产业聚集。在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铁路物流中心,煤炭、油气制品经铁路转运至中亚国家;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能源装备借助中欧班列出口欧洲……新疆正从能源输出地向资源加工和贸易枢纽加快转型。
战略价值凸显
金秋十月,新疆能源领域再传佳音——新疆首个 350 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工程通过评审。这标志着新疆首个商业化大型长时独立储能工程正式迈入实施阶段,实现了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从试点探索到大型长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 十四五 " 以来,新疆紧盯能源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促进能源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新疆——
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这些创新平台的落地与建设,有力推动了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能源示范项目科技攻关成效显著——
围绕油气、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成功实施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攻克难采煤炭资源煤层气、煤气 " 双气共采 " 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李华北摄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强——
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在库车建成投产,太阳能产业技术领跑全国,超低风速风机技术国际领先。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推动现代能源经济快速发展,新疆正在成为能源领域新技术的研发高地和产业转化聚集地。
" 三基地一通道 " 建设的深入推进,不仅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更成为新疆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改善提质的核心动力,展现出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综合效益。
从沙漠深井到戈壁光伏,从输气管道到特高压银线,新疆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奋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责任编辑:何艳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