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拥有扎实的政治基础,所以我相对较晚启动政治复习。我购置了肖秀荣的历年真题、形势与政策、肖八、肖四,还有风中劲草和徐之明的政治知识图鉴。如果你在高中阶段就对政治有所掌握,我不推荐过早开始复习。我自己是在九月浏览了一遍真题,然后到十月底才正式开始背诵。对于理科背景的学生来说,七月开始复习也是足够的,每天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此外,我觉得做政治模拟题是有用的,但不必过于依赖。模拟题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巩固细节记忆,而找到答题的感觉还是要靠真题,特别是选择题部分。政治选择题往往紧密关联时事,回顾历年真题你会发现,重大政策有着连续性,很多选项实际上是对不同时间段相关政策的不同表述或其演变结果。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考研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分数差异的关键就看它的表现。试题量大,考验的是你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考生应重点提升这两项能力。试图攻克过于复杂的题目并不适用于这种考试形式。首先,我们使用同济大学第五版教材进行基础复习,确保理解所有基本定理,并逐一验证例题,课后练习题要做到全部正确。避免浮躁,脚踏实地地完成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你需要大量做题,挑选与考试难度接近的习题集,过难的题目并无实际价值。我个人推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其难度非常贴近真实考试。最后阶段则是模拟考试,近年来这类资源日益丰富,你可以自行选择。关键是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进行模拟,预留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规划答题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我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我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一真题,我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10月份11月份还在做真题,英语10往后第二遍,12月开始背作文了,作文不要背模版,直接背全文。最后今年英语简单,我客观题只错了2个完形扣了1分,翻译也把都译出来了,关键点都没错,作文写的感觉也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传感与导引技术涉及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应用,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各类传感器的工作机制,以及导引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理解复杂系统的基石,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
强化计算能力。无论是信号处理还是系统设计,都需扎实的数学功底。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会在解题过程中频繁出现。例如,滤波算法的理解和应用就需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和概率统计知识。
再者,实践操作不可忽视。尽可能地凭实验或者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如MATLAB、Simulink等工具,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凭模拟器设计并测试导引算法,直观地看到结果,加深理解。
对课程中的难点,如卡尔曼滤波、PID控制器设计、最优估计理论等,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钻研。这些内容不仅理论性强,实际应用广泛,是提高分数的关键点。
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也很重要。传感与导引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且应用广泛的领域,定期阅读相关期刊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为答题提供新颖的角度。
复习策略上,我建议采用“分散学习法”,避免一次性长时间的学习,是分段进行,每段时间后稍作休息,这样能保持高效的记忆和理解。定期做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