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政治前要先看看往年的真题(我是后来才看的,现在想来还是复习前看比较好),然后就是看大纲和任汝芬的序列一,边看边做序列二。后来觉得看序列一不是很好,就只看大纲了。我认为没必要看序列一,但序列二的题要做,主要是做里面的选择题,分析题我都没怎么看,做选择题是为了知道哪些可以作为考点,这样再看大纲的时候更有主次。大纲我反反复复一直在看,看了几遍我也不记得了,就是每次觉得哪里不清楚就翻开看看。我从九月一号开始复习政治。我把红宝书(即大纲解析)这本书当小说似得,津津有味很仔细的看了两遍多,每一遍配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十月份风中劲草出来后,我放下了红宝书,因为实在太啰嗦了,考试嘛,还是要抓重点。每次做1000题都要在答案附近把自己上一次做错的选项写上去,下一次看的时候可以加深印象,错误率会大大降低。我的1000题扎扎实实地这样做了三遍。
考研英语方面:
从十月开始复习作文,一开始看了点王江涛的作文,后来买了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本书,选话题自己写作文并按照范文进行修改,这样下来也能得到一篇比较规范的考研作文。剩下的任务就是背,我用自己的话写了大概十多篇大作文十篇左右小作文,后期一直在重复背诵这些自己写的文章。研究过真题你就会发现,很多年的考试题都是可以互相改编的,所以多选点话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再加上背诵,上考场以后你会觉得比较有底气。接下来的几个月也是反复记单词,做真题,用的资料不多,就是常见的那几本,但我觉得这些资料利用好了就OK。完形填空和翻译也是在做真题的时候练了练手,没有花格外的时间去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学科的基础,它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理论流派,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经典理论,再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主义等。理解这些理论不仅需阅读原著,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历史背景。我个人的方法是,先粗略了解每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深入研读经典文本,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这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定期做思维导图,整理理论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记忆。
社会研究方法则是进行实证研究的工具箱,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对定性研究,比如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关键在于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技巧,定量研究则更注重统计学知识的应用,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不仅要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还要凭实际操作来提升技能,尝试使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阅读并批判性思考学术论文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阶段,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确保每天都有一段专注的时间用于复习。我还参加了模拟考试,凭这种方式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我也鼓励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共同讨论问题,相互激励,这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面对哪一门科目,都需保持持续的热情和耐心。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看似枯燥,但它们为理解和解释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只有真正热爱,在繁复的知识中找到乐趣,从更好地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