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至于政治,以我自己的经验,政治一定要上一下辅导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研的政治都不熟悉,自己看书有些东西会比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会感觉晦涩,这样就会在政治上费时且效果差。 由于政治内容太多,又太细碎,很容易忘,要及时回头复习。要选择好的辅导书,根据大纲的章节把具体章节的真题汇总起来,这会让你明白哪些地方是出题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加强记忆,避免端着厚厚的大纲看来看去,满锅里找不出个豆的混沌感觉。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来临之前,主要的任务集中在深入研读教科书和全面回顾知识点。教科书中的每个课后练习都应该熟练掌握,即使是最具挑战性的题目,也要能够理清解题思路,这样才算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便后续进一步巩固全书内容。理想情况下,应该在暑假开始前完成全书的两轮复习,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只能完成一次,确保至少在七月末结束时能完成两次,以巩固记忆。对于初次备考的人来说,复习全书可能会显得相当困难,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唯一的应对策略就是大量练习。通过反复操练不熟悉的问题,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用书:《单词红宝书》、张剑150篇基础版、黄皮书真题、《写作160篇》、王江涛《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注重理解,所以单词尤其重要,刚开始的时候英语只是背单词,一直持续到十月份背的很熟了才停下。大概从五月份开始做阅读题找感觉,选的是张剑150篇基础版,这本书和真题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没太在意。八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需要反反复复地做,把文章仔细的研究,完型和新题型没有特意地练习,只是做了真题。十月份开始准备作文,基本没写,只是背范文。刚开始用的王江涛的书,后来发现这本书的大作文的风格不适合自己,就换成了一本比较小众的《写作160篇》,但小作文还是继续用的王江涛的书。这两年客观题的难度有所下降,再加上我比较擅长做阅读,所以前面的客观题答的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核心模块。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算法是关键,如排序、查找,特别是递归和动态规划的思想,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大量实践。我个人推荐使用LeetCode这样的在线平台进行刷题训练,既能检验理解,又能提升编程能力。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要清晰。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内存管理机制、I/O模型等都是常考点。理解并能解释虚拟存储、死锁等问题,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建议阅读《现代操作系统》这样的经典教材,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再者,计算机网络需掌握TCP/IP五层模型,特别是HTTP、TCP、UD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拥塞控制、DNS解析等知识点。多做笔记,绘制网络流程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数据库部分,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事务处理是基础,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索引、查询优化、并发控制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尝试设计一些数据库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实践”是王道。看书理解概念,做题巩固知识。定期复习,防止遗忘。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课程、论坛讨论,拓宽视野,解答疑惑。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同学、老师甚至是网络社区都能提供宝贵的支持。
备考期间,保持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休息,避免过度压力。坚持就是胜利,每一步努力都会在最终的成绩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