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政治红宝书,通看一遍,尽量理解,尽量记住,这个阶段不需要强背,但基本的框架要记住。需要强化的地方就翻开书背一背。这时候各种模拟卷已经出来了,《肖八》买来练了练选择题,后面的大题我基本上没怎么看,培训班押的大题和肖秀荣的差不多。押题资料我大概背了4遍吧,感觉比教材好背一些,有些需要强化的地方就回去看书。这个时候做选择题我一般错14、15分左右,运气可能会到8分,选择题的每道题,每个选项我会要求自己弄懂选与不选的原因,模糊的知识点用本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多翻书去看书上原文原段。到了12月份,各大出版商的政治最后押题卷都出来了,我是在背好了最终押题版之后才做了卢欣五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的选择题,大题一般就理了理思路,没仔细答。只完整做过2套题的样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首先单词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你不背,就是自己不想好,说多也没用。但是单词也是有重点的,大家都会买近十年真题,而最重要的是近五年。你可以在背完第一遍单词之后做近五年的真题,不用管答案对错,只需要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写到一个本子上,你就会发现有些单词会连续几年出现,这样你也就是知道了哪些是重点单词,要着重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综合的复习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对这些内容,你需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其影响。山东大学的历史试题往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教材是主要参考资料,一定要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深化理解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历史不仅仅是日期和事件,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你凭阅读学术论文和研究著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对某一历史事件,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文化因素等。
再者,练习写作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历史综合通常会涉及到论述题,这就需你具备好的论述能力和逻辑思维。我建议定期进行模拟写作,选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锻炼自有的论述结构和语言表达。也凭批阅他人的作业或论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也是必要的。山东大学的题目有时会涉及一些前沿的研究议题,所以订阅一些历史学的期刊,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在线讲座,都帮助你拓宽视野,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调的是持续性和系统性。历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临时抱佛脚。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