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觉得我付出时间较多也最有成效的,第一年政治报了班,但是由于比较依赖报的班,做题比较少。而且比较相信政治背肖四就可以了,汲取到第一年的经验,这一年我改变了学习方法,应该是进复试同学里最高的,政治过线要背肖四,要做好选择题,把教材看了看,从暑假就踏踏实实的做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用专门的错题本记录,每次做完后错题一定要认真地看,认真的看解析,找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记忆。我的1000题应该是做了四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是只做错题,孰能生巧,肖秀荣1000题一定要好好利用。后期要多做各种模拟题,多见题。肖八、肖四出来后也要同样认真刷题。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在三月左右,我开始研读教科书。我的推荐是在阅读之前,先明确需关注的特定章节,并做好标记,避免盲目学习。对于那些大学数学基础不太扎实的人来说,我建议先仔细阅读教材,以此来熟悉基本概念。由于数学的难度,我在读书时会边看边做笔记,记录下教师强调的关键点和解题策略,这些笔记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此外,我还购买了复习大全、历年真题解析及模拟试题。不过,贪多无益,关键是要深入理解和消化。个人认为,只要彻底掌握课本内容,精炼课堂笔记,并反复练习历年真题,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是个持续累积的过程,所以尽早从考研之初就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我推荐从三月起就开始背单词,我选择的是无序版本,不过何凯文编写的词汇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记忆单词时,除了陌生词汇,也要留意那些熟悉词汇的新含义,因为考研英语常常会考察这种“熟词僻义”。一旦你完成了第一轮单词学习,进入四月,就可以开始接触考研英语真题。尽量避免做模拟题,因为许多模拟题的难度与真实考试不符,有的还存在错误。购买3-4套真题集,初次练习时,每天用半小时处理两篇阅读或完形填空加新题型。完成后,自己先尝试逐字逐句翻译,再对比参考译文修正,同时记录下不熟悉的词汇和复杂句子。这一步骤可能耗时且艰难,但坚持下来,你会明显感受到英语能力的提升。第二次做真题时,你需要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问题设置和命题策略。到了第三次,你应该定时一小时来完成四篇阅读或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大约从十月份起,可以着手准备写作部分,第二个月起,每天预留一小时来练习历年真题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道路建筑材料",理解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各种材料的性质、分类、用途以及它们在道路建设中的作用。例如,沥青、混凝土、集料等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道路的质量和寿命。这些基础知识需扎实掌握,因它们构成了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要深入研究不同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工艺。例如,沥青的炼制过程,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以及各种添加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这部分内容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一定的实践理解,凭查阅相关文献或者实验报告来加深理解。
再者,理解和掌握材料的老化、损伤机理及其防护措施也是考试的重点。比如,了解紫外线、温度变化等因素如何造成材料性能退化,并学习如何凭添加稳定剂或改善施工工艺来延缓这一过程。
道路建筑材料的选和使用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交通负荷等,这就涉及到材料的耐久性和适应性问题。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策略。理论部分凭制作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实践部分则多做案例分析,提高应用能力。定期复习,尤其是临考前的冲刺阶段,不断巩固和深化记忆。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工具。凭做题,你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足,也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