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可以告诉大家,分析题是“纸老虎”,看上去可怕但其实很好准备——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有统计数据,绝大多数考生分析题都在25-35分区间内,30分上下特别多,即分析题基本不太可能拉开差距。PS:考点背诵形式与政策这种都大同小异,建议买肖秀荣就行,重点更加突出,排版也更舒服,不过中挺得真题预测很好,基本上每年都有题目预测到,最后五套题我都做了,大题质量出的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真题预测这本书上有的,选择题可以做下,练下选择题也不错。总得来说蒋中挺只推荐真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初次通读教材时,按照大纲要求,逐一把教科书后的练习题完成,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半月。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会尽力在暑期前完整地过一遍复习全书,因为初次阅读可能无法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全书至少需要阅读两至三次。如果觉得全书不适合自己,可以选择不同教师的专项书籍,例如高等数学可选汤家凤或张宇的书,线性代数则推荐李永乐的教材。对于660题,如果有余裕,可以适当做些练习以保持解题状态,不必强求全部做完。进入最后两个月,每日或隔日做一套真题或模拟题,并且要及时整理错题。挑选习题集时,应注重深度而非广度,避免每本书蜻蜓点水,宁愿反复研读一本,也不要草率地做三本。每次做题都有新领悟,这是非常重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是关键,但也不能忽视写作,毕竟30分的分数相当可观。对于写作,最好在最后两个月集中精力准备。王江涛的作文书籍颇受推崇,然而他的讲解可能较为普遍,很多内容大同小异,如果你能深入研究并掌握其中的模式,就会发现它非常实用,特别适合基础较弱的学生。何凯文的作文指导则更为具体一些,如果有空闲时间,不妨一读,机不可失。虽然有人建议背诵30篇范文以确保万无一失,但你真的能完成这个任务吗?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提炼出一套顺手的写作模板和思路框架。此外,一手好字会让你受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术语,以及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基础理论。这些知识是分析问题的基础,必须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掌握计算技巧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例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能量法的应用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对复杂问题,学会利用截面法、叠加原理等简化计算过程,能有效提升解题速度。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可能会在实际题目中出现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应用。复习时要回顾实验过程,理解实验数据的含义及其与理论的联系。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是考察点之一。这就需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例如设计或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这部分往往需结合静力学、结构力学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思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必要的。每次学习新知识后,都要尝试用自有的话去解释,这样加深理解。做题不能只追求答案正确,更重要的是理解解题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凭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参加答疑课,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