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第一轮7月底到10月上旬,把马原、毛概、史纲和思修课本看一遍,尤其是前两门要多花些时间千万要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理顺来龙去脉,再加以记忆,在考研枯燥的复习中看政治也是一种乐趣,每天学累了就抽出两个小时看政治书,后两门可以快看关键记忆目录。第二轮10月中旬到11月底做风中劲草选择题。第三轮12初到12底做肖四等押题试卷并背诵答题。我看政治课本你可能不理解,在四门科目中政治是容易受人忽略,其实政治是最容易提成绩的。政治关键在于选择题,而选择题大多时都需要理解,所以需要理解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考研英语方面:
在整个考研英语复习的过程中,单词的学习应自三月起持续至考试结束,不间断。关于参考资料,我建议使用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系列。该系列依据实际考题中单词的出现频次来安排学习顺序,并通过词根词缀解析帮助理解,感觉既合理又高效。此外,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法加强记忆,与“恋练有词”有所不同,两者皆可单独采用,或者结合使用以加深印象。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部分,这些并非主要焦点,在课堂上老师会结合长难句一起讲解,做题量无需过多,以历年真题为主即可。至于真题集,我极力推崇考研英语黄皮书系列,这在考研英语备考领域堪称权威,销量极高,与肖秀荣命题人系列齐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建筑学基础》,这门课涵盖了建筑历史、理论、构造等多个方面。历史部分,你需对各个时期、各地域的建筑风格有深入理解,不仅仅是年代和名字,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设计思想。理论部分,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流派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至关重要。构造部分,需理解基本的建筑结构原理和材料性能。学习方法上,建议多阅读原版书籍,做笔记并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解释,结合实例分析,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目,不仅考验创新思维,也考察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需掌握空间组织、功能布局、形态构成等基本设计原则,并能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手绘能力和电脑辅助设计(如AutoCAD、SketchUp)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尝试小规模的设计练习,如住宅、公共设施等,不断提升自有的设计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和研究周围环境,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参加一些设计工作坊或者团队项目,这样不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能你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设计理念。定期找导师或有经验的同学交流,他们的反馈会帮助你发现自有的不足并及时调整。
我想强调的是,建筑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热爱生活,用心感受每一个空间,这样在设计中注入灵魂,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