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政治复习时,最好先浏览一下历年的真实试题(我个人是后期才这么做,其实提前看更佳)。接着,我会按照大纲和任汝芬的系列一进行学习,同时完成系列二的练习题。不过,我发现专注于系列一并不太有效,所以我决定只依赖大纲。虽然我不认为阅读系列一是必要的,但系列二的题目,特别是选择题,是必须做的,这有助于识别可能的考点,从而使我看大纲时能更加聚焦。大纲我反复研读了很多遍,具体多少遍已记不清了,每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查阅。我在9月1日开始了政治复习。
我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当作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饶有兴趣地细读了两遍以上,并结合着做肖秀荣的《1000题》。到了10月,风中劲草出版后,我就把红宝书放在一边,因为它太过冗长,而考试需要集中于关键点。每做一次《1000题》,我都会在答案旁边记录之前做错的选项,这样下次查看时能加深记忆,错误率也会显著下降。我坚持这样实实在在地完成了《1000题》三遍。
考研英语方面:
请珍视每一份真题资料,并投入全力去应对。我在暑期专注于真题训练,每日午后设定两个小时(偶尔延长至两个半小时),全力以赴完成所有题目,除了作文部分。关键在于专注且仔细地解答。完成后,我会立即对照答案,深入理解解析。接下去的两天,我将时间用于回顾并总结过去做的试题,整理生词,琢磨难句,每一个字眼都不放过。整个暑假下来,我的英文笔记几乎填满了一本,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常回顾这些笔记。对于真题,我坚持多次操练,第一次结合详尽的文章分析来答题;第二次则深思为何选此项,了解这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比如是事实细节、推理判断还是总结概括;第三次再进一步探究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如过分推断、混淆概念或添加非原文信息等。我依照这种模式,对真题进行了三轮深入研究。至于作文,我从11月开始筹备,至少熟记大小作文各五篇,通过中译英、模仿写作及反复背诵来提升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艺术学原理是一门深度探讨艺术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学科。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历史演变以及各艺术形式的基本特性。《艺术概论》是我主要参考的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艺术的基础理论。我还阅读了大量的艺术家传记和艺术评论,凭实例来深化对艺术原理的理解。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我将每章的关键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并建立知识框架。
戏剧影视批评与创作则需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我深入研究了经典剧本,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分析其人物塑造、剧情结构和主题思想。我也观看大量国内外电影,撰写影评,锻炼自有的批判性思考和表达能力。对创作部分,我建议多动手实践,无论是编写短剧还是剧本分析,都提升创作技巧和理论应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理解艺术学原理后,我会尝试用所学去解读一部艺术作品;在研读剧本时,我会模拟导演或编剧的角色,思考如何将其搬上舞台或银幕。这样不仅加深了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也是必要的。我定期阅读《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等专业期刊,了解最新的学术观点和创作趋势,这对我在答题时能提出有时代感的观点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