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阅读书籍时,将答案记录在A4纸上,别忘了1000题需完成三次。初次尝试可能错误频出,但无需担忧,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仅仅对照答案改正。对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这两部分,可能会感觉有些困扰,它们带有浓厚的新闻播报风格,不过请保持冷静,因为历史知识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在高中已接触过,重新学习甚至能激发新的兴趣。接下来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做错的题目,查阅大纲解析,并使用晨光彩色笔标出。这一轮结束后,自己概括知识要点并构建框架,每个章节的主题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呈现,以此作为后续学习的引导。
从10月10日至11月5日,重复上述过程,再次浏览大纲,做1000题,同时在大纲中标注错误。这轮可直接在1000题上写下答案,理解错误的原因,做好批注,深化理解。
11月6日到考试当天,你会遇到一本《风中劲草》,它精心编排,印刷精美,与大纲紧密对应,条理清晰,重点鲜明,堪称考研资料的翘楚。直至考试前一天,都要反复研读,随着翻阅次数的增加,你能达到一个新高度,闭上眼睛几乎能记住每一页的知识点所在位置。我平均每天阅读15页,大约15天读完一遍,总共读了三遍。对于马原和毛中特部分,可以多看几次,四遍、五遍乃至更多,没有限制。
考研英语方面:
我已经熟记了两本词汇书,分别是蓝色封面的和何凯文编的1575词汇。在你们记忆单词时,务必提高效率,避免浪费在单词上的宝贵时间。关于阅读理解,我从四月份起就着手做2005年至2015年的历年真题,通常每天下午攻克一篇。做完后,我会首先摘录生词到笔记本上,接着核对答案,检查哪些题目出错,并依据解析找出错误根源。我在解题策略上大致按照题目的指引,因此积累了一些解题技巧。据我所知,购买一本高质量的真题阅读指南很有帮助,可以学习其中的解题方法,不管怎样,目标都是一致的,即提升阅读分数。如此一来,我每周能完成大约一年份的阅读真题,并且会对文中复杂句子和重要短语进行整理。有些同学尝试全文翻译,但我认为这太耗时,所以我没采取这种方式。我做阅读练习的目的就是应对真题,所以挑选资料时,只要有最近十年的真题就够了。最终,我总共做了十年真题三次,到了备考后期,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训练解题速度和时间掌控。一个小建议:尽可能在下午进行英语学习,因为考试也在下午两点开始,务必要使大脑适应这个时段,保持清醒并激发阅读的专注力,否则在考场真的可能会昏昏欲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涵盖了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介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理论部分,我建议深入理解并记忆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应用背景,因这部分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例如,新闻价值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等。要关注最新的新闻事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这在论述题中十分关键。媒介研究方法则需熟练掌握各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比如问卷设计、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案例分析的基础。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侧重于实践和历史知识。你需熟悉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及其影响,以及不同类型的媒体形式和运作机制。新闻伦理和法规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它们在实际工作中起着指导作用,并常常出现选题或简答题中。我建议凭阅读经典著作和权威教材来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趋势和答题规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主动学习”至关重要。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要主动思考、讨论和应用。参加学习小组,与他人共享理解和困惑,或者尝试自己撰写新闻稿、分析案例,将理论付诸实践。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防止遗忘并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