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其他相关书籍(分别涵盖知识点和预测题目)。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皮书。直到十月七日左右,收到了《风中劲草》,这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读完一章内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先做单选,再做多选)。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我阅读了两遍《风中劲草》,并完成了一次1000题的练习。接下来,进行了第二次通读,并再次做了一遍1000题,但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专注于解决之前做错的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此外,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也提供了足够的训练。今年,肖四的表现依然出色,在押题方面做得很好。我主要记忆的是他的冲刺讲义,因为它的内容组织得更为条理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份,临近考试之际:每日设定半小时用于背诵单词,务求持之以恒。开始策划个人专属的作文模板,并及时记录与记忆在日常中碰到的优秀语法构造和词汇表达,每周力争完成至少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可寻求教师指导修订。坚持不懈地写作,当步入考场的那一刻,你会感激自己的付出。对于阅读理解,应以真题为主,首次练习需严格控制时间,力求在15分钟内完成,因为考研英语的时间非常紧迫,每篇阅读的分配时间大致为12至15分钟。第二轮做真题时需深入研读并尝试全文翻译,这将对后续的翻译练习有所帮助,同时能提升你的阅读理解技巧。英语真题无疑是最佳的学习资料,务必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完形填空,可能无需投入过多时间,通过实践真题找到感觉即可。翻译部分既耗时又得分不高,但若志在高分,则需下一番苦功。至于新题型,它有多种类型,推荐找些模拟题练习,毕竟真题数量有限,不过这一部分有一定的解题规律,而且一定程度上依赖运气。总而言之,阅读和作文占据了70分,是复习的重点。阅读理解有许多策略,例如同义词替换是最常见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你们会逐渐熟悉。而作文,你需要构建一个适用各种情况的模板,并积累一些精彩的引述和实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以及教育心理学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识支柱,需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对教育学原理,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教育理论是最基础的要求。比如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这些都是常考点。要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
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学习,重在梳理历史脉络,把握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影响。例如,了解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或者美国的"布朗诉托皮卡地方教育局案"在美国教育平等化进程中的地位。记忆年代线和关键事件,再结合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加深记忆。
再者,教育心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例如,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理论、教学策略等,这些都需能够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场景中去。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实践”。理解是基础,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尽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理解的内容。记忆则需定期复习,凭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进行知识卡片的方式来巩固。实践则是模拟教学情境,思考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很重要,它们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多参与讨论,和其他考生交流,也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自己克服所有的困难,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