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就不再赘述了,互联网上高手如云,你们可以自行搜索相关信息。对于计划报考北京地区院校的同学,我要提醒一句,据说北京的政治阅卷标准较为严格。聊聊我个人对待政治考试的心态吧,有时候老师们预测的大题并不准确,比如今年的肖四就不太靠谱,我烂熟于心的内容居然没出现。但不必沮丧,毕竟除了那些能记住所有知识点的超级学习机器,大多数人都主要依赖肖四和其他知名辅导资料。所以别失望,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状况跟你差不多,你不会的,他们很可能也一样......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至9月1日:用了近一个月来巩固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体系相当完善,我遵照他的指导详细记下笔记,并努力背诵,这样就能构建出数学的整体架构,了解考试要点和题型。我认为这个框架对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它使你能用宏观的角度审视各种题目,避免在繁复的习题中迷失方向,如同在你的思维中嵌入了一张详细的探索地图。每次遇到问题,你可以将其与某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种训练能显著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必须培养整合知识的习惯,而非让它们零散地存在于脑中,这是建立成熟知识体系的基础。9月1日至10月15日:进入了考研的关键阶段,复习全书是必需的,因为数学考试在上午,所以我也将复习时间安排在上午,每天阅读约20页。遵循的原则包括:1、动手写,避免纸上谈兵;2、尽量独立思考,不要轻易查看答案,即使不会做,自我思考的过程至关重要。在每个问题旁边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关键点;3、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向老师请教。数学其实类似于练习书法,起初可能只是模仿大师之作,掌握表面技巧,但通过反复练习,你会形成独特的风格(数学思维方式),处理新的挑战也能游刃有余。10月16日至11月10日:完成复习全书后,开始了让人倍感压力的660题。尽管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每一题都经过精雕细琢,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极其宝贵。这些题目的设计恰到好处,深入探究每道题的核心,尽管实际考试不会这么难,关键是理解思想方法。我大约做了20多天,但有些题后来没再回顾。11月11日至12月20日:从光棍节早晨起,我开始做真题,连续十天每天一套试卷。由于许多题目之前在复习全书时已接触过,因此真题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水平。对完答案,改正错误,反思错误题目的解题思路,当时的成绩通常在120至140分之间,表现稳定。一方面,历年真题相对之前的训练较为简单;另一方面,日常训练心态放松,三个小时的时间总是愉快度过。那时,每天早上醒来最期待的就是做数学真题,那种感觉就像陷入热恋。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无疑是所有题型中的关键,毋庸置疑。新题型通常得分相对容易,除了2018年那次以外。至于翻译部分,虽然难度较大,但也应尽力去完成。现在我重点讲述一下后期的复习策略。11月期间,英语学习的时间逐渐减少至每日约3.5小时,但阅读练习仍需保持。同时,从小作文开始着手,大约在11月中旬,先分析归纳后再进行记忆,各类信件模板背诵2-3篇,这样考试时就能应对自如。到了12月,重心转向背诵工作。前期的笔记和作文素材要持续温习,因为英语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效果不会立即显现。我在去年三月初启动单词背诵,使用的是星火系列的三本书,但背到字母“F”后感到困难重重,这也是我个人的背词纪录。之后,我购买了胡敏的《阅读200篇》,希望通过阅读文章来加深单词记忆,同时也可避免单调乏味。每天坚持做四篇阅读,并记住所有陌生词汇。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在学习新单词的同时反复回顾旧单词。这种方法相当有效,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完成这本书后,我发现对付真题时,单词障碍已基本消除。对于翻译,我的方法是先尝试自己翻译一部分,然后与书中的标准译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性质、结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个科目,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比如晶体结构、相图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构建你对材料科学全面理解的基础。我会建议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确保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扎实的理解。
实验知识和实践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和运用实验数据来解释材料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你凭阅读实验报告、参与实验室工作或者模拟实验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了解如何凭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或是如何利用拉伸试验测定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再者,材料科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需结合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复习时,不要孤立地看待材料科学,是要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科学背景下。例如,理解材料的腐蚀和氧化过程,就需结合化学反应的知识;分析材料的电导性,则需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原理。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找一些历年的试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这不仅能检验理解程度,还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形式。对错题,一定要深入研究,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在真正考试时重蹈覆辙。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可能有时会显得复杂难懂,但只要你持续努力,逐步深化理解,你会发现它的魅力所在。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从实际问题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