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物联网业务正式启动商用试验,这是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商业化的最新进展。
1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湖北武汉举办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本次大会上,工信部正式宣布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该商用试验将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卫星物联网业务,是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连接各类物联网设备,为数据采集、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终端,以及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的一种低速数据业务。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促进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网络覆盖。支持开展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推动卫星通信形成规模效应。
针对卫星物联网业务,工业和信息化表示,提出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为天空、海洋、偏远地区等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服务。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利用各类高低轨在轨卫星资源,通过租用卫星资源、开展增值服务、分销代理业务等多种商业化合作方式,盘活存量卫星资源,丰富业务种类,繁荣卫星通信市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的物联网,通过地面的网络把物体连在一起,有很多区域达不到,比如说偏远地区、天空、海洋里面很多网络覆盖不到,卫星物联网具有全域覆盖的特点。
据了解,这次商用试验为期两年。将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推动卫星物联网在交通、能源、渔业、应急、工业等各行业各领域规模应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支持商业航天安全健康发展。
随着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启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民生证券在近日的研报中指出。政策大力支持下,卫星互联网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商业航天的“大航海时代”有望开启。预计天基算力与传输将开启数据基建与应用全新范式。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报告认为,卫星通信产业驶入“快车道”——投资重心主要集中在制造、运营服务两大环节。
赛迪指出,随着卫星产业的逐步发展扩大,投资活动呈现新态势。从投资轮次分布来看,卫星领域投资目前仍主要集中于天使轮、A轮,且投资次数持续增长,反映出不仅行业活力旺盛,已获得资本初步青睐,同时投资者对卫星通信持有长期关注的视角,愿意陪伴项目共同成长。近三年,投资轨迹呈现向B轮、C轮逐渐过渡的清晰趋势,这标志着部分先发企业已通过技术、市场验证,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此外,Pre-IPO轮与战略投资开始出现,体现出头部企业发展已趋成熟,行业整体发展日渐完善。
此外,从投资产业环节分布来看,中国卫星领域投资前期集中于卫星制造环节;伴随产业发展,资金逐步向卫星运营及服务、地面设备等环节延伸。地面设备领域的投资占比在2024、2025年显著提升,这表明随着星座组网加速和应用场景落地,产业链配套能力正得到系统性强化。卫星发射领域虽投资规模仍较小,但持续获得资本关注,体现出中国卫星通信产业从以卫星研制为核心,逐步向发射服务与全产业链生态构建演进,全产业链协同格局正在形成。
从概念板块来看,信达证券研报列出有两类标的:1)无人装备:航天电子、光电股份、力鼎光电、中无人机等。2)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陕西华达、苏试试验、铂力特、上海瀚讯等。民生证券建议重点关注:空天计算领域已有重点布局的普天科技、中科星图、中科曙光、开普云、软通动力、千方科技、佳都科技、中国软件等,同时也建议重点关注具有核心卡位优势的卫星互联网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创意信息、上海瀚讯、南京熊猫、梅安森、六九一二等。
截至11月24日收盘,三大运营商悉数收红,其中,中国移动(600941)报收108.72元,微涨0.22%;中国电信(601728)报收6.85元,涨0.88%;中国联通(600050)报收5.43元,涨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