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倒数,这个最热门专业令人大跌眼镜

就业率倒数,这个最热门专业令人大跌眼镜

2025-11-10 动态更新

作者 | 简洋洋

编辑 | 宝珠

视觉 | 诺言

" 在我真正开始投简历后,才真正意识到找我们专业方向的工作,难度是到了一个怎样可怕的程度。"

在投出去的简历一个个石沉大海后,李哲无奈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本科就读于浙江某 " 双非 "(非 985、211 类高校)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李哲曾执意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奋战一年后,他考研失利,也因此错过了 2024 年的秋招。于是,他转向备战今年的春招。

可现实给了李哲沉重一击:求职多月,他没能拿到任何一家企业的入职邀请。绝大多数时候,他的简历连初筛都无法通过," 到最后投来投去,把自己都投得绝望了,是每天焦虑地吃不下饭那种程度 "。

10 月 15 日,浙江工业大学招聘会现场 / 新华社记者韩传号 摄

学历背景相对更优秀的 "92 高校 "(985、211 类高校)学生,同样也感受到了压力。

就读于某 211 高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四学生林可向盐财经表示 :" 现在计算机岗位不算特别多,身边的同学在求职方面也不是特别顺利。"

类似的困境并非个例。麦可思研究院《2025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关于 "2022-2024 届本科主要专业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去向落实率 " 的统计显示,2024 届计算机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仅有 82.4%,在 61 个主要专业类中排名倒数第十一,显著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的 86.7%。

2024 届计算机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只有 82.4%

相比之下,就业方面常常被 " 唱衰 " 的文科类专业,数据反倒好看一些。历史学类专业 2024 届去向落实率为 87.2%,高出计算机类专业 4.8 个百分点;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去向落实率 86.9%,高出计算机类专业 4.5 个百分点。

对此,李哲向盐财经讲述了自己的困惑,他曾和文科同学聊过,每次一说自己本科学的是计算机,对方就下意识认为他找工作不存在问题,拿的薪资也更高。但实际上,他并不像别人认为的那么轻松。

在大众的认知中,计算机类专业仍被视为就业市场的 " 硬通货 "。然而,当下现实中的年轻求职者们却体会着截然不同的温度。曾经因 " 好就业 "" 高薪 " 而涌入计算机类专业的大量学子,如今需要面对岗位需求收缩与竞争持续加剧的多重挑战。

计算机这个 " 香饽饽 " 专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潮。

" 六千都给不到 "

如果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个问题:哪个专业是好专业?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计算机 "。

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认可直接体现在高考报考的热度上。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 版)》,计算机类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多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就读于上述专业的学生告诉盐财经,在他们入读的那一年,计算机类专业是学校里分数线最高的一批专业。

9 月 2 日,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在上课 / 新华社记者郭程 摄

" 当时计算机已经比较热门了 ",2019 年,王浩高考结束,选择报考了一所 211 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当时他认为,软件工程专业像是 " 万金油 ",不管是在互联网私企,还是央国企、泛体制内都能找到就业机会,薪资也相对更高。

张敏本科就读于湖南某 " 双非 "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当初填报志愿时,她同样有过类似的考虑," 一方面当时计算机就业前景很好,岗位需求多,薪资待遇也不错;另外也受到了一些网络的影响,觉得电视剧里面的程序员很酷,很有技术挑战性 "。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鸿沟远超预期。一批批计算机学子在四年后真正步入求职市场时,才发现手中的毕业证书早已不再是通往高薪职位的 " 直达车票 "。

" 六月底投的时候还会有人回复,七月到八月基本就没什么人理会了,一点都不缺人的样子。" 张敏目前在深圳生活,主要投递的是 Java 开发方向。多轮投递未果后,她决定跨行求职," 深圳这边消费也高,不能死磕这一类工作了,要寻求其他出路 "。

深圳消费高,只能寻求其他出路 / 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招聘需求减少之外,市场为毕业生开出的薪资水平也出现了显著降低,行业高增长时期的人才溢价正逐步消退。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数据,2021 年至 2023 年,计算机类专业本科应届生初始薪资连年下降;其中,2023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 6771 元,相较 2021 届下降 115 元。

而在计算机类专业类目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薪资优势下降最为显著。从 2014 届开始,该专业应届生薪资排名常年居于高薪专业榜单第五位左右;但在 2022 届,该专业月收入下滑至第八位;而到 2023 届,则直接跌出了榜单前十,位于第二十七位。

2015-2024 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前十名专业

对于许多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最直观的冲击莫过于预期薪酬与现实薪资之间逐渐拉大的差距。

谈及薪资预期,张敏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无奈," 按我的了解,计算机专业刚毕业出来,工作经验少的应该也是六到八千吧,但是有很多企业六千都给不到 "。

" 计算机专业确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的好。" 林可正在参加 2025 年秋招,一开始,她给出了一个较高的预计薪资,但随着对行情的逐步了解,目前她把薪资逾期下调了三到四千元。

门槛越来越高

过去十年,汹涌澎湃的互联网浪潮下," 计算机 = 好专业 " 逐渐成为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这源于一个曾经牢固的逻辑:一个高速扩张的产业,能够为它所亟需的专业技能支付远超平均水平的价值溢价。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套逻辑开始站不住了。

从需求端来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与行业周期的双重挤压下,市场整体对于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萎缩。

根据猎聘《2025 年 Q3 招聘调研报告》,2025 年前三季度企业招聘整体趋稳,扩张放缓,超半数企业维持现有员工规模,招聘策略趋于保守。从整体上,第三季度招聘数量增加的企业占比 30.2%,较第二季度下降 6.1 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招聘数量持平企业的 45.6%。

Q3 分行业招聘数量增加的分布

同时,该报告指出,受行业调整与成本控制压力影响,互联网 / 游戏行业招聘增长较弱,招聘数量增加的企业仅占 17.65%。

随着互联网行业从 " 野蛮生长 " 进入到 " 存量发展 " 阶段,企业普遍将 " 降本增效 " 作为经营重点,反映到用人策略上,则体现为更少的新增岗位与更高的用人标准。

阿里巴巴、网易等曾经吸纳大量计算机类毕业生的互联网大厂,近年招聘季释放出的岗位数量均出现了明显下降。

行业内就业机会不断减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规模却保持在高位,甚至不断扩张。

据阳光高考网数据,截至 2025 年 11 月 6 日,全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达到 955 所,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达到 661 所;两个专业全国毕业生规模均在 10 万人以上。

全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有 955 所

从另一个角度说,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近年来仍在大量招生。比如,公开信息显示,太原理工大学 2024 年计算机大类专业计划招生数合计近两千人;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大类设置七个专业方向,2024 年共计划招生 1956 人。

一边是就业市场需求收缩,一边是毕业生供给不断膨胀,行业的门槛被直接抬高。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竞争愈发激烈,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难度直线上升。

换句话说,这个行业正在变得卷、更卷、越来越卷。

在某互联网大厂算法岗位的实习经历,让王浩对这几年行业招聘门槛的水涨船高有了格外具体的体会。

整个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内卷 /《残酷的实习生》剧照

" 我实习时的同事是 2018 年毕业的,他的学校是一个普通一本学校 ",王浩坦言," 但如果他的背景放到现在的组织环境里,基本不太可能进入算法方向的岗位。"

随着岗位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企业有了更多空间去筛选学历背景更好的求职者。王浩表示,如果第一学历(一般指本科)不是 985、211,互联网大厂的很多部门在简历筛查阶段就会拒绝," 但早些年,大家投了简历都有机会 "。

另一个门槛体现在对项目经验与成果的要求提高。王浩说,如果现在希望往开发方向发展,起码需要 1-2 段含金量比较高的实习;如果希望走算法方向,则需要有论文成果," 而且还得是一些顶会顶刊 "。

寻找转机

计算机专业严重供需错配的现状之下,近几年,各地教育部门与高校纷纷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比如:

2023 年 7 月,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通知,对于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 50% 的本科专业不再增设,其中就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四个计算机类专业;

2024 年 6 月,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 2024 年控制限制新增本科专业目录清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均在榜上;

2024 年 7 月,西南交通大学发布拟调整本科专业公示,拟撤销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种种迹象表明,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正从过去的 " 规模扩张 " 阶段转向 " 结构优化 " 的新周期。

西南交通大学发布拟调整本科专业公示撤销部分专业

那么,连年霸榜报考热门,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的计算机专业,是不是真的不 " 香 " 了呢?

《2025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毕业五年后月收入在主要专业类中排名第一,达到 14090 元,仍然具备薪资优势。

此外,人工智能浪潮日增月盛也是一个业内常常谈到的话题。在对传统岗位造成一定破坏性冲击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不少计算机背景的人才,正在利用专业知识优势,自学 AI 技能,寻找转机。

王浩在参加今年秋招的过程中观察到,当前就业市场上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相比之前反而更多,同时,相关岗位的薪资在不断上升。

" 在应聘的时候,不仅要有(计算机)专业的能力,更需要有会使用 AI 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匹配企业的需求,林可自学了一些 AI 方面的知识。她了解到,目前 AI 技术已经有很多的落地案例,很多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利用 AI 解决专业上的难题。

不仅需要有本专业的能力,更需要有使用 AI 的能力 / 诺言 制图

" 我可能接下来还是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对于未来,林可仍有信心。

这些计算机学子们面临的挑战并不是特殊的。在当前,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甚至重塑大部分工作。在变化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时代,积极适应、主动进化或许就是应对变化最好的方式。

(应受访者要求,李哲、林可、王浩、张敏均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就业率倒数,这个最热门专业令人大跌眼镜》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