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I独角兽 MiniMax最新发布,再次引发业界震动。
最近,MiniMax(稀宇极智)发布并开源新一代文本大模型MiniMax-M2,在全球权威测评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 (AA)中总分位列全球前五、开源第一,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与OpenAI、谷歌等硅谷巨头同台竞技,这也是中国开源大模型首次在该榜单中跻身全球前五。
此后,MiniMax接连发布视频模型Hailuo 2.3、语音模型Speech 2.6和音乐模型Music 2.0,在业内人士看来,标志中国AI企业在全模态技术领域的全面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M2不仅基础推理能力出色,面对现实任务也非常抗打——据公开资料显示,M2在香港大学的AI模拟炒股大赛中拿下第一名,20天用10万本金赚了将近三千元。
上海AI又“放大招”:最新M2有多强?
据MiniMax披露,新一代文本大模型MiniMax M2正式发布和开源,这款仅有10B激活参数(总参230B)的轻量级模型在全球权威测评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 (AA)上创造历史性突破——总分冲入全球前五、开源第一,成功跻身全球文本模型第一梯队。
长期以来,全球大模型的“S级”梯队几乎被硅谷巨头们垄断,而M2的出现首次注入中国开源力量——更令人瞩目的是M2的颠覆性定价策略,该模型综合成本低至约0.53美元/百万Token,不及Claude 4.5 Sonnet的8%,推理速度是其近两倍。
“M2专为编码与智能体任务深度优化,完美契合新兴多智能体工作流对高效协同与快速响应的需求。”MiniMax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模型性能、推理速度、推理成本的不可能三角中,MiniMax几乎做到最佳优化。而这些能力对于企业内部的自动化支持、研发和数据分析等场景部署越来越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文本模型M2上线仅5天,在API整合平台OpenRouter上的实时调用token量已经排到全球第四、国产第一,超过DeepSeek和Qwen;在编程场景中全球第三,M2在Coding,Agentic,Deep Research等场景显著提升,作为第一个国产模型真正在复杂的Coding、Agent场景中进入硅谷主流视野,每天的调用量token仍在迅速增长。
不追求“销率”追求“效果”
在M2发布之后,视频生成模型海螺2.3(Hailuo 2.3)再次发布,刷新全球视频模型效果成本纪录,并且保持原有定价水平,实现”加量不加价”的承诺。
据公开数据现实,MiniMax发布的Speech 2.6模型专门针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优化,将首包响应时间压到250毫秒,达到语音赛道头部水平。
这也意味着,与传统语音指令识别不同,这款新的大模型不只是简单将语音转成文字,而是具备完整的交互能力,几乎所有需要”用说话代替打字”的场景,都靠它承接需求、理解意图并给出反馈。在音乐生成领域,它像一位“会唱歌的制作人”,懂节奏,也懂情绪,音色无限接近真实人声,能够驾驭多种唱法和情感风格。
业内颇为关注的是,MiniMax在此次大模型发布中,采用了成本更高的Full Attention(完整注意力机制),而非业内偏好、更为省力的Efficient Attention(效率注意力机制)。
“天下不存在免费午餐。”据团队表示,尽管效率机制在小任务上表现尚可,但随着上下文长度的拉长,性能大幅下降,在多次尝试后,团队仍然坚持使用Full Attention,不惜算力和成本,最终为了更好的推理效果呈现。
中国AI的“算法自信”
据MiniMax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AI全家桶”发布的意义超越技术本身,折射中国AI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角色变迁。能在全模态自研层面都做到模型领先,具有综合研发积累的公司,目前有OpenAI、Google等国际巨头,而MiniMax是唯一一家亚洲公司,也是其中唯一一家创业公司。
如今,中国AI正在完成从应用模仿的“中国制造”到算法原创的“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
中国AI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姿态,从全球AI竞赛的“跟跑者”,加速变为关键赛道的“领跑者”。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意见》发布具有三重内涵:第一,助力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抢占战略主动地位;其二,以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进步;其三,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技术与产业的国际化协同发展。
此次MiniMax的全模态“全家桶”也是上海面对全球AI竞争“交答卷”:坚持走出一条性能顶尖、成本普惠、算法原创的中国AI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