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11月8日,“浪潮之上——跨越时空的重逢”艺术展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举行。展览汇聚43位艺术家的130多幅作品,包括卢辅圣、张伟民、江宏伟等4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相当于一场小型艺术博览会,为即将到来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预热。
“浪潮之上——跨越时空的重逢”现场
步入展厅,"雅集风起"板块将观众带回近代海派书画的源头:清代嘉庆初年的平远山房雅集,持续二十余载,汇聚江南名士,成为清代士商互动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其间,改琦得李廷敬赏识,创作《红楼梦图》,成就其艺术生涯的精品力作。1839年,上海开埠前夕,蒋宝龄发起的小蓬莱书画雅集,已初见艺术品交换、买卖和润格的雏形。展览特别呈现的蒋宝龄扇面《溪山无尽》,让今人得以窥见彼时的雅集风雅。
“浪潮之上——跨越时空的重逢”现场
1843年上海开埠后,萍花社雅集、飞丹阁书画雅集、海上题襟馆、豫园书画善会等相继涌现,共同推动海上绘画涌上时代潮头。展厅内,王一亭的《桃实图》与吴昌硕的《篆书八言联》组合陈列,复原了传统大户人家的厅堂陈设。自明代晚期起,这样的书画组合逐渐取代屏风,成为厅堂主流,也折射出书画市场的旺盛需求。
王一亭的《桃实图》与吴昌硕的《篆书八言联》组合陈列现场
"笔墨兴业"板块生动展现了朵云轩在125年发展历程中,如何以创新思维助推海派书画市场繁荣。
作为艺术品经营"老字号",朵云轩早年间就如"海上题襟馆"一般,为吴昌硕、陆俨少、谢稚柳等海派大家提供代收件、定润格、销售作品的全方位服务。这种专业化运作,不仅解决了艺术家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专注于创作,更提升了艺术家的市场知名度,巩固了朵云轩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
“浪潮之上——跨越时空的重逢”现场
1949年以后,朵云轩在展览交流、艺术品购藏、学术研究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成为海上艺术家荟聚交流的精神家园。展览学术主持汤哲明指出:"海上百年老店朵云轩,素执江南画廊之牛耳,在改革开放之初更首开书画拍卖的创举。"
展出现场
"风华赓续"板块构成了当代艺术家的雅集聚会,展现了海派艺术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据上海芊荷艺术空间主理人雷秀丽介绍,43位艺术家的130多幅展品包罗万象,涵盖国画、油画、版画等不同艺术形式。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近半个世纪——最年长的卢辅圣生于1949年,最年轻的姜鹿语生于1998年。"这些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但都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上海的海纳百川。"
展出现场
朵云轩与芊荷艺术空间的这次携手,艺术学者汤哲明说:”朵云轩素执江南画廊之牛耳,芊荷艺术空间乃是近年来崛起于上海艺坛的年轻力量。这一老一少、一大一小两股力量的汇聚,以海上画坛源远流长但却长看长新的雅集汇聚同好,希望推动学术与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