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围绕量子计算加快部署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量子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布局。
9月21日下午,由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承办的浦江创新论坛量子智能专题论坛举行,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宣布成立,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9月21日下午,浦江创新论坛量子智能专题论坛举行,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宣布成立,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图
“万物皆可量子。”澎湃新闻从论坛上了解到,量子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前沿方向,正成为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深度交叉融合的战略高地,量子智能融合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技术,通过量子物理特性突破经典计算瓶颈,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全新范式。随着量子硬件与算法的持续进步,量子人工智能有望为药物研发、金融建模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由复旦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若干量子领域优势企业组成。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突破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用,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
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由上海科学院牵头,集聚长三角地区量子科技领域的重点企业及部分科研机构,肩负“产业集聚、攻关协同、标准制定、生态打造”四大核心使命。
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覆盖电力、金融、物流、新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不仅聚焦实际应用需求,更致力于展现量子在解决复杂问题与推动未来产业变革中的巨大潜力,充分体现了上海在量子计算应用与创新方面的前瞻布局和探索精神。
本次论坛还汇聚了众多顶尖科学家们的参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教授Arieh Warshel发来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谢希德讲席教授龚新高,分别围绕“量子与AI的时代展望”“量子计算技术前沿与产业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物理学”作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