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绿水青山千秋画》:百人口述二十年乡村生态变迁

纪录片《绿水青山千秋画》:百人口述二十年乡村生态变迁

2025-08-14 动态更新

假如山河会发朋友圈,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晒出最新款“绿洲皮肤”,四川宜宾长江村分享五彩油菜花的九宫格,海南陵水新村港发布海底森林独家视频,安徽黟县塔川秋色图将直接引发点赞狂潮……

这些画面都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出品的纪录片《绿水青山千秋画》,片中镜头扫过的不只是风景,更是无数人“点绿”山河的奋斗故事。从沙漠植树人到长江守护者,从海上疍民到引领古村振兴的返乡青年,每一种生活都在证明:扎根绿水青山的中国乡村,可以活得又潮又燃。

分集《沙海绿舟》剧照

分集《江脉长情》剧照

分集《皖南田歌》剧照

分集《草耘丰歌》剧照

分集《湖光永驻》剧照

当镜头掠过内蒙古新生的林海、回归长江的长江鲟、南海摇曳的海草森林、塔川沸腾的民宿灯火……绝美如画的乡村影像,让观众沉浸东方美的视觉享受中。纪录片《绿水青山千秋画》不仅仅绘就中国广袤乡村的秀美长卷,更难能可贵的是节目没有回避问题,用镜头语言阐释了这乡村之美来之不易的诞生过程。

分集《碧海澄心》剧照

例如,海南陵水新村港2005年开始涌入外来养殖户,渔排一时间从400户暴增至1200多户。石斑鱼日均排泄千斤粪便,脚踩下去都是黑的!水下摄影师姚宏潮潜入故乡海底:“生物都死光了,只剩死寂。”

2017年,陵水启动“退排还海”攻坚战,几年里实现禁养区内“零”养殖;八艘快艇每日巡海,近百人清理垃圾;6000亩红树林重新扎根、海草保护区同步修复。在节目的水下镜头里:海马在海草床安家,海兔、贝类也逐步回归,曾经令人绝望的大海又重焕生机!如今,旅游驿站、咖啡店前的游客络绎不绝,吸引着外地人前来定居。本地渔民龙赛也不再想逃离,觉得现在的海风都是甜的。

纪录片诗意的画面语言让我们看见,每一寸重焕生机的山河,都拓印着普通人的掌纹,每一次向绿而行的选择,都在为文明续写未来。

纪录片《绿水青山千秋画》的核心,始终是土地上那些滚烫的生命。纪录片用100多位亲历者的口述、近100个真实故事,编织出跨越二十年的乡村生态变迁史。没有剧本,没有说教,只有带着泥土味的乡音。

鄂尔多斯沙丘上,殷玉珍抚过亲手种下的树:“我现在对沙漠特别独爱,我不恨死它了,我跟它特别有感情了,过去我们俩又是斗争又是挑战,挑战的最后结果还是高兴!”

宜宾长江江畔,长江水浊了又清,刘礼芬骄傲地说:“喝我们长江水的人,就很聪明!我们的土地不会荒废,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海南陵水小渔村边,“敬畏这片海的同时,要把它守护好,我们才有出路啊!”87岁疍民郭世仁发自内心说道。

塔川秋色里,返乡创业的孙敏说家乡这些年发展最大的变化是:“我们的小孩不用做留守儿童,我们的父母也有子女陪伴”......

100多位亲历者中,还有十年如一日种海草的研究专家,精准施策的长江水利工程师,在徽州古村落寻得精神原乡的“新村民”……他们的讲述,也让生态故事有了更辽阔的景深与思辨力量。

纪录片剧照

环境改善了,如何让生态“颜值”真正转化为发展“价值”,让每个原乡人不必背井离乡,就能在故土的青山绿水间扎下深根、向阳生长,过上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纪录片所选择的故事,让“两山”理念更加可触、可感。

分集《皖南田歌》剧照

《绿水青山千秋画》将于8月15日全国生态日,CCTV-17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20:30首播。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纪录片《绿水青山千秋画》:百人口述二十年乡村生态变迁》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