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9月末,当政治大纲发布时,我开始着手准备,而且我认为参加一个辅导课程非常有益。毕竟,政治内容单调乏味,如果不是由老师讲解,我可能会拖延到最后一月才开始复习。首先,我每天阅读1至2章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和大纲解析,随即完成相应的肖秀荣1000题或风中劲草的习题,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这个阶段大约持续30到40天。接下来,我回顾1000题中错误的部分,并迅速购买最新的肖八,专注于选择题,尤其是哲学部分,其他内容则略作浏览,这一轮大约需要10到15天。到了12月初,进入第三阶段,我全力以赴地做肖四,并且,所有题目都要背诵!一定要全部记住!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背诵20天20题。在这个阶段,如果发现自己在选择题上的失误较多,可以选择重点复习,例如任4,蒋5,石磊,风中劲草的最终押题等资料,都可以尝试做一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复习阶段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资料是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六册套装。其中包含一本词汇书,我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熟悉这些单词,每天分三次进行,每次约半小时,采用循环记忆法。我打算在午餐后的小憩时间、晚餐后以及晚上自习结束回家前进行。一旦单词初识完毕,接着就要着手做近几年的考研阅读理解真题,当然,背单词的工作不能停,这时你会发现背词速度会明显提升。在做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务必深入剖析每句话的含义,这是关键环节。完成所有真题后,可以尝试做一些完整的英语试卷,但仅限于阅读理解部分。接近考试时,关注一下何凯文的作文指导,学习一些写作模板,这样考试时可以直接套用,能节省不少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一是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的基础学科,对理解和研究经济现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企业的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则更注重国家整体的经济活动,包括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大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市场竞争与垄断形态等核心概念是基础。这些理论需凭大量的实例来加深理解,比如,你尝试分析为何某种商品价格会上涨或下跌,或者企业为何会选特定的生产规模。做大量的习题训练也很重要,因这能帮助你熟练运用这些理论解决问题。
宏观经济学部分,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计算是基础,IS-LM模型、AD-AS模型等则是进阶内容。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全球经济现状进行思考,比如,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分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作为主要资料,辅以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能帮助你巩固记忆,并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参与讨论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难题,也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经济学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是需理解和应用的。所以,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学术文章,将所学应用于现实,会你对经济学有更深的理解,也会使你在考试中更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