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政治复习,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各有不同。但我希望你们能避开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我要说的是,暑期并不适合复习政治,那样只会白白消耗时间,最好把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和英语学习上。通常在九月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会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通称“红宝书”),去年是在九月中旬,这将近400页的书和1600道题目,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特别是在十月到十一月期间,十二月我又重新看了一遍1600题及答案解析,事后反思觉得浪费了不少光阴。其实在十月份,就已经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这本书了,由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大家都昵称为“风中劲草”。然而我没有对比过,后来购买了“核心考点”,它在网上和一些实体书店都能找到。认真阅读后,我发现“风中劲草”是编辑得最为精心的一本书,书中不同颜色和字体使得内容虽繁但极具实用性,能帮你省下很多时间,并且配有详细的练习题解答。真心推荐大家不必沉溺于“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它的精华版,效果非常理想。当然,看一遍“红宝书”肯定也有帮助,我不因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在“红宝书”和1600题上,只用两个月读“风中劲草”就否定“红宝书”的价值。“核心考点”还会标注每个知识点在过去几年是以何种形式(单选、多选或分析题)考过的。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方面,主要的任务是积累词汇、研习真题并构建个人的写作框架。我早在大三的寒假便启动了单词记忆,起初利用扇贝软件,坚持了超过100天,随后转为使用红宝书背诵,完成了十几个单元的学习。接着,我断断续续地继续背单词。暑假时,我开始着手处理英语真题,尤其是集中精力做阅读理解。初期错误率高达8至9个,逐渐减少到7、8个,然后是5、6个,但后来就停滞不前,陷入了瓶颈期。然而,通过持续努力,我发现自己的阅读错误降低到3、4个,甚至进一步减至1、2个,那时的自己真是进步显著。稳定在这个水准后,在备考后期,我会每天做一两篇阅读以维持感觉。
在阅读部分巩固后,距离考试还有两周,我参加了老师的作文冲刺课程。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我开始整理作文模板,规划首段、次段和尾段的写作。我最初准备了三类模板,分别对应无形社会现象的正反两面和有形社会议题。后来,考虑到三个模板过多,我简化为两个,分别对应正面和负面观点。考试时,题目恰好涉及行动,我顺利运用了预先准备的第一段,并稍作调整,大部分内容都派上了用场。
在此期间,我也逐步开始了其他题型的复习,首先是新题型,因为相对较易,然后才转向较为复杂的完形填空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这门课程主要涵盖刑法、民法两大领域。刑法部分需理解并掌握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刑罚制度等核心概念。民法则涉及物权、债权、人格权、家庭法等内容。理解和记忆法条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题,凭实际问题去理解和运用法规,这将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解答问题。
“法硕联考综合”包括了宪法、法制史、行政法和商法。宪法部分,要把握国家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法制史需了解我国法律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法律事件;行政法则关注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知识点;商法涉及到公司法、合同法等领域。对这门科目,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先理解每个法律制度背后的逻辑,再进行系统性的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尤其是对新学的知识点,当天就要进行巩固。我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法学论文和著作,以拓宽视野,提升理论深度。模拟试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提高答题速度。
我特别强调小组学习的重要性。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既能互相激励,也能碰撞出不同的思考火花。经常一起分析案例,争论法律观点,这种互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