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包装与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完成1000道练习题是必要的,最好能在暑假结束前完成一次。多做几次会更佳,重复三次就很理想了。对于错题,务必使用错题本;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记录完整题目耗时,只需在笔记本上注明错误的知识点,便于日后频繁查阅。质量而非数量是关键,个人认为深入理解1000题,加上肖教授的命题人解析真题,就已经足够充分。命题人解析真题是必需品,别为了省小钱而选择打印真题。若参加辅导班,能有效节约时间和精力。完成真题后,标出错题相关知识点并多次回顾,你会发现肖教授分析的错误原因仿佛就是针对自己。政治科目投入即有收获,进步迅速,但需专注。错误和正确答案往往只有微小差别。肖四肖八不必多说,购买并动手做。肖四的大题必须背诵,尽管容易忘记,但在考场上根据记忆填充即可。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可以提取关键词,有能力的话创造助记口诀,既要努力背诵,也要掌握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背一两个万能模板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作文一定要练,我是到十月份后才开始练的,要写作文,首先是要模仿,而模仿的前提是背诵。160里的经典必备20篇还可以,有毅力的可以选择背一下,遇到好的句子要标出,背下来。这个没有捷径,必须要背。其实背到最后你会形成自己的模板,同时也要练习。刚开始可以一个星期写一篇,到后来熟练了就三天,到后期冲刺时,我基本是一天一篇。有时并不是全都写完整,而是把重要的思路写出来。而且不同的题材大家要懂得平衡,各个方面都要练习到。以上说的是大作文,小作文也是如此,不过小作文我更多的就是背诵。一共就那么几种,抛出已经考过的,其实没有几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包装材料是包装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各种包装材料的性质、性能、选用原则等内容。理解并掌握各类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玻璃、木材等的基本特性至关重要。例如,你需知道它们的物理性能(如强度、延展性、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如塑料的吹膜技术,金属的冲压成型,这些都会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应用。
环境因素对包装材料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湿度、温度如何影响材料的性能,以及如何选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以响应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复习这部分时,不仅要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分析实际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包装材料的选和设计要考虑其保护功能、运输便利性、展示效果等多个方面。理解和运用包装材料的选型原则,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优化设计,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重要部分。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教材是基础,要精读并做好笔记。广泛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行业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市场动态,这对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非常有帮助。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实际操作也是学习包装材料的重要方式。条件允许,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测试不同材料的抗拉强度,或者观察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动手能力。
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共享学习资源,互相解答疑惑,会使得学习过程更为高效且有趣。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许多原本看似枯燥的知识点其实充满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