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十二月初开始,我开始着重背诵大纲。由于之前看的多了,背起来也不是那么吃力。肖八、肖四我只是大概看了看可能出的话题有哪些,没有背过(所以当我做到政治主观题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肖爷爷今年简直厉害得不要不要的,哭泣…)不过好在大纲看得多,客观题拯救了我。所以呢,大家最好也要看一看肖爷爷的预测吧,重要的是学会找主观题的切入点吧,至少不会心里不踏实。
考研数学方面:
我准备的资料是:课本,《复习全书(数学三)》(还有赠送的配套基础题)、《历年真题解析》、张宇的考前八套预测和张宇的考前冲刺四套题。错题本和笔记本各一个。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书是高数用汤家凤或者张宇,线代李永乐,概率论王式安,这几本书做透,打好基础,然后10月份开始做真题,刚开始做可能很多知识点都忘记了,但是这正是第一轮的查漏补缺,一定要做好错题的整理。可以买两个老师出的真题,做两遍,而且每个老师给的解题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拓展一下思路。11月中开始的模拟题推荐李永乐的6+2和高教版的五套题。到12月份的时候,会有合工大的试卷出来,有时间一定要做,基本上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考研英语方面:
自十月份起,我着手准备作文复习,最初参考了一些王江涛的作文材料。之后,我购入《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一书,挑选题目亲自撰写,并参照范文进行修订,以此确保每篇都能达到考研的标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熟记,我自行创作了大约十几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后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反复背诵这些作品上。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发现许多试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选择多种主题用个人风格来写作,再配以背诵,在考试时会感到更有信心。接下去的时间里,我不断记忆单词,研习真题,使用的教材并不繁杂,就是一些常见的书籍,我认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已经足够。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则是在做真题的过程中顺便练习,没有额外安排专项训练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关键。我建议凭阅读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深入理解,并辅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补充,这两本书的解释通俗易懂,例子生动有趣。
宏观经济学部分,需把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内容。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这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你凭阅读克鲁格曼的《宏观经济学》来深化理解。
再者,国际经济学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决定及浮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这部分理论与现实紧密相连,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如布雷顿森林体系、欧元区问题等,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做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推荐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配套习题集,历年真题更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凭对真题的反复练习,熟悉出题风格,了解重难点。
理解并能应用模型是经济学科目的核心要求。例如,供需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Solow增长模型等,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背后的经济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内外经济热点,比如GDP数据、贸易争端、货币政策调整等,尝试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解读,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