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没有特别花时间,是十月份开始准备的,前一个月每天2小时,后来每天3小时。资料书方面是一路跟随肖秀荣老师的。一个系列都买了,但是真正用到的也少。资料书是这样的,买多用杂都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容易吃力不讨好。风中劲草我近两年都买了,但是这个真的很干货,用起来干巴巴的,个人觉得不大适合政治基础知识不好的童鞋用哈,因人而异,我总是用不下去但是又因为太干货舍不得丢,对哒买资料时候常常深井冰发作啊{:7_333:} 二战后就学乖了,只用肖秀荣的1000题,再用他的知识点提要对照,再就是后面的肖8肖4,去年肖8质量很高,到最后冲刺阶段非常夯实信心,当然肖4是必备的,每年都能压到题是必须的。
考研英语方面:
大二上考过六级之后,已经有四年多没碰过英语了,状态全无。幸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真心不爱背单词,背得没有忘得多,积极性必然会被打击到,所以我用一周内的零碎时间简单背了一遍张剑黄皮书的单词薄本之后就再也没背过单词(并没有记住)。事实证明,考前查的各种经验贴上几乎都会写的什么单词要一直背、每天背,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较重要,而我的方法很简单——研究且只研究真题,不过一定要足够细致。买了两套张剑黄皮书(1997-2004年,2010-2017年英语的两套真题,前者打基础,后者练技术),刚开始做题特别挫败,觉得文章似懂非懂,做题五道至少错三道。之后我把1997-2004年、2010-2017年英语的真题文章都重新排版整理成了一堆word文档,每行文章之间空出两行富裕,然后全部打印出来,按年份用曲别针装订好。之后先做题、对答案,然后拿出对应年份的真题文章A4纸,对照着张剑黄皮书上的段落翻译以及重点单词释义,仔细研究每篇文章中的每一句话。用红笔标出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单词意思,用蓝黑色的水笔翻译每一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英译中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解文章、提高语感、练习翻译(英语的翻译完全不用练,翻译完所有年份的文章之后翻译模块666)。这个过程刚开始会有点小痛苦,毕竟文章虽然不长,但每年也有六篇文章要翻译呢(阅读4+新题型1+翻译1)。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到现代的语言文学发展,包括诗词、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我认为,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关键在于阅读和理解原作。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经典文献,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并尝试从中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时代背景。对近现代文学,理解社会历史背景尤为重要,比如鲁迅的作品,需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去解读其深层含义。定期整理文学史的时间线,帮助我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基础》则更注重于语言的科学分析。语言学理论部分,我建议先掌握基本的语言学概念,如音系、词汇、语法、语义等,再深入研究各个分支领域,如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等。理解这些理论后,尝试用它们来解析汉语现象,这将有助于深化理论理解。对汉语基础,熟记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规则以及成语典故是非常必要的。语法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规则的记忆上,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这些规则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除了教材,我还广泛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不断拓宽视野。我会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以便复习和巩固知识。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我会积极寻找解答,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教老师,都不怕麻烦。模拟试题的训练也很重要,它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