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觉得就是考前一个月决定的..准备太早反倒么有太大作用。当然也不是说前面就不用看了,书还是要看的,题也是要做的,只是时间不用花的太多太多.政治是一门时政性很强的课程,考试的每个题目出来都是有时政依据的,所以同学们在后期的信息搜集能力一定要很强!结合辅导班老师给的信息自己多多准备,嗅觉要敏锐一些,到后期背重点的东西,我们这届的考生算是比较幸运的吧.事情特别多,所以政治一定是要看书的基础上好好把握最后一个月.后期会有很多押题的书,这些自然就是重点了.当然不是只准备这些就完了.自己还是要掌握全面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期期间,我购买并完成了宇哥的1000道习题,这些题目颇具挑战性,完成后明显感觉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技巧有所进步。对于数学学习,我极力推崇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如果能熟练掌握其中内容,考试时间会绰绰有余,我自己就提前完成了试卷,并仔细检查了两遍才上交。确保数学基础牢固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个人教训:写作文时候最好答题纸下垫上试题,不要让答题纸直接接触桌子,否则下笔会比较滑,写起来费劲,字也难看,有碍观瞻。作文的视觉效果好,绝对只会加分不会减分。我的英语复习大概是这样:因为我是从6月底7月初才开始复习的,之前把绿皮书上的单词边背了一遍边抄在小本子上了。当然这之前的那遍基本没记住啥。从正式开始,每天早上大概花1个小时背单词,平均3-4个list,这3-4个list是包括前一天背过的两个list,再加上当天往后滚的2个list。前期可以少点,后面加码,而且有的单元单词多且难,稍微慢点,单词少的简单的List可以快点,晚上回去睡前再背下早上背过的list,时间随意,“任务”完成就行。后期就没怎么背单词了,或者说背的很快了,早上最多只给了半个小时背,因为加上了作文,需要作调整。关于背单词,我的体会是,快速反复,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很难记的单词而停留过长,其实也没记住,这不是你记忆力好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个难词,适当多花点时间熟悉可以,但不要太长,每个单词的词性词义一定要记全,考研很多时候不是考常用意思,考到僻意了很正常。人的记忆都是曲线下降的,必须要反复加深印象,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我每天往后滚的单词并不多,但是却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回顾昨天背的“新的”,晚上睡前再巩固一遍我觉得效果也不错,当然英语大牛们觉得不需要的请忽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多个方面。其中,晶体结构的理解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熟悉各种晶体系统,如立方、四方、六方等,并能熟练运用布拉格定律解析X射线衍射数据。理解和掌握相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它涉及到材料的平衡转变和加工工艺的选。
在力学性能部分,了解弹性、塑性、韧性、脆性等基本概念,深入理解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参数的意义,对疲劳、蠕变等现象的分析也是不容忽视的。热学性能如熔点、比热容、热膨胀系数等,需结合相图进行理解。至于电学性能,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区别及其性质,特别是电子结构对材料导电性的影响,是必须掌握的重点。
学习方法上,我强烈建议大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材并做笔记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动手做实验,凭实验去直观感受和理解材料的性质。定期做模拟题,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训练你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寻求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他们可能会提供新的视角和解题思路。
再者,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材料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时刻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问题联系起来,会学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