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我付出最少,结果却最令我满意的一科了~9月份开始看政治,说一些必须做的事吧,9月份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大概看看不用背,看完后开始做1000题(半个月刷完),十月份下旬和十一月背风中劲草,一天2小时能背多少背多少,我当时只背完了哲学部分(丢人啊)我最后只看了肖八肖四,我大概都是按照他说的思路答得题~政治重点在选择题,你如果到后来有时间的话,多刷刷押题卷的选择题吧~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英语学习策略,对我而言,我并不热衷于机械地背诵词汇,特别是用枯燥的单词书来记忆。然而,词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倾向于在阅读中掌握它们,每次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我都会尽力去理解全文的大意。通过大量的阅读,你会发现某些词汇频繁出现。其次,关于英语写作,我不推荐过早地专门准备。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实用的句子。如果你缺乏持久的毅力,那么一个小技巧是在考研前一周,提前构思并编写一篇通用性的作文,确保它能够适应各种主题,只需在考试时将关键词插入,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通顺。这种方法效率颇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历史学基础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这个框架就像是一个地图,帮助理清历史发展的主线,理解各个时期的相互关联。我会按照时间线,将每个朝代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关键点标注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
阅读原始史料是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关键。无论是《史记》、《资治通鉴》,还是各类考古报告,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我会定期做笔记,提炼重要信息,这对复习和答题都大有裨益。
再者,批判性思维在历史学中尤为重要。需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不局限于一种观点或解释。对同一历史事件,我会尝试分析不同学者的观点,理解他们的理论依据,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解题,我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了解哪些知识点是高频考点,也能检验我对历史的理解是否到位。每次做完题,我都会认真分析答案,找出自有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
讨论和交流同样重要。我会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研究问题,这样不仅碰撞出新的想法,也凭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可能忽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