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大家要重视一点。背风中劲草,做肖秀荣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前期的学习中,我个人认为不要看大纲,没什么逻辑,看了也浑浑噩噩。最好就是跟着老师走,让老师给你梳理一遍讲解重点和一些难理解的东西,然后再背风中劲草。选择题是政治的重头戏,需要理解记忆,所以大家千万别10月才开始政治学习,暑假前后就要看开始了,积累选择题的知识点,做一遍肖秀荣1000题,10月开始就是大段大段的背诵和整合了。政治真题也买来做一做,做错的选择题要多看看,那反映了你知识的薄弱点。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好,那政治大题背起来也没那么费劲,大概从11月开始吧,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都可以背,我只背了四套卷,外加肖秀荣知识点背诵那本小书的马原部分。再分享一个学习习惯——画时间线。我习惯于把毛中特和史纲的历史事件和口号文件以时间线的方式画一张长表。没事多看看,比较有逻辑,在一些分析题上也可以前后联系时代背景,个人认为是个学政治的好办法。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学习进入了关键时期,我的阅读技能已有所增强,英语真题也已完成大部分。于是,我选择重做真题以维持手感,这次不必像初次那样逐字逐句翻译。此时,我把重心转向了作文和翻译的训练。每天,我都会均匀分配时间给两者,晚上的课程用于学习,清晨则用来背诵和复习,每个部分大约花费半小时至一小时。请注意,我在暑假就已经开始背诵作文了。有人可能认为作文只需在考前突击,但实际上,临近考试时你会面临政治和专业课的大量记忆任务。我选择了王江涛推荐的必背作文,大约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即使无法押中原题,这些作文中的许多句子在实际考试中也能派上用场。如果后期时间允许,我还建议背一些预测题目。对于翻译,我坚持每天完成一年的翻译练习,并非做完就算,我会标注出不熟悉的句型和词汇,以便后期复习时能更有效地回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需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教育理论框架。我建议从宏观到微观,先把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念,再深入到各个具体学科的知识点。
对教育学原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和过程是最基础的部分,要关注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则要求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这需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来深化理解。
在学习中外教育史时,不仅要重要人物和事件,更要理解他们如何影响了教育的形态和发展。特别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关,这部分需深度挖掘和思考。
至于教育法与政策,要关注最新的教育法规,理解其背后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背景。凭分析和评价具体的教育政策,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我习惯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回顾所学,每周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工具,凭做题,我能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学习方向。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教育论坛等,拓宽视野,了解前沿研究。与同学讨论、教师教也是我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能帮助更全面地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