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道路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学习:大家可以不用纠结于报不报班这个问题,觉得自己没底就报吧,不过不要指望着老师押题有多准,我考前听了那么多押题,最后没考到一道,全是靠自己知识的积累。本人所用政治辅导资料:20天20题小册子习题集:10年真题、张俊芳2100题,考前一天买了任汝芬的序列四把选择题全做了复习方法:1。讲义看一遍,理解每一句的意思2。每本都挑重点知识点背诵,很好的是辅导班会把知识点提炼出来,枝干还是比较好记的,尤其是越到后来发的讲义越简练。最后讲义大致仔细看了2遍(几乎等同于背了2遍)3。做习题集2遍(2遍是原定计划,其实我只完成了1遍半),认真对答案,借机记住一些知识点。
考研数学方面:
俗话说的好嘛,得数学者得天下,考研中数学还是很重要的。数学应该是最早开始复习的吧,每天大概翻翻课本,上课主要以抄笔记为主(当时还没有完全静下心来准备考研,各位引以为戒啊),全书当时用的是李永乐的,八月上旬开始做第一遍,九月第二遍,十月第三遍,总共看了三遍吧,中间穿插着看了听课时做的笔记。十一月才开始做的真题,只做了一遍,从05年开始,差不多11年的真题。第二年的话,因为有第一年的基础,所以数学上没有用太多的时间,效率也比较高,张宇36讲过了两遍,1000题买了包装都没拆,真题也是买的张宇的从86年开始的,差不多30年吧,后来又做了张宇的四套卷。这就是大概的时间安排。需要提醒大家的主要有几点吧:第一,一定要尽早准备,因为专业课还是压力很大的,第一年就是因为后期时间都匀给了专业课,将近一个月没有做数学,上了考场有点手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英语方面:
根据前人总结及自己的感悟,其实英语就是“单词是基础,真题是王道”,“考试也就是阅读+作文”,把这几项准备好,英语想考个满意的分数就不难啦。另外,英语最好提前准备,大家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英语了,也知道它不是一两天的突击能提高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不断重复循环。所以暑假之前那一个学期没事的话,英语的准备可以开始了。而且用在英语上面的时间是随着考研的临近日益递减的。前期的话会花个4个小时左右,中期也就3个小时,到后期临近考研由于有作文的加入,估计需要1个半-2个小时左右。大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基础是理工类学科的基础,对专业尤其重要,因它为理解和解决实际的交通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北航的课程中,力学基础主要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三个部分。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系关系,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矩和力偶的概念至关重要。学习时,要注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力的平衡条件,例如三力平衡汇交原理,这是解决复杂力系问题的关键。
动力学则深入探讨运动与力的关系,牛顿三大定律是核心。需熟练掌握质点、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如碰撞、振动等问题。了解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也很重要。
材料力学则是分析结构受力变形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应力、应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微积分的应用。理解截面法、叠加原理和胡克定律是基础,能对复杂受力构件进行应力和应变分析则是进阶技能。
学习这些内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概念,非死记硬背公式。每一种力学现象背后都有其物理意义,理解了这一点,记忆公式就会变得容易许多。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遇到难题,不要害怕,是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样既能锻炼思维,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我建议大家定期复习,因力学知识体系庞大,不及时回顾,很容易遗忘。建立自有的笔记系统,将重要的定理、公式和例题整理出来,方便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