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缺乏时间来专门练习解答分析题目,认为这样做效果不显著,收获有限。但实际上,这类题目极具趣味性。我习惯于握着一支铅笔来解题,首先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它要求回答的问题核心,接着我会带着这个问题去审阅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我会用铅笔标注出与问题相关的要点,随着标记的增加,你能逐渐察觉到材料中隐含的条理性和层次感。然后,我会归纳整理这些标记内容的主要含义,并列出清晰的要点。起初,我会逐一对答案进行比照,随着练习的增多,你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直觉。当你的答案能够准确对应时,那种成就感无比强烈。
考研数学方面:
我原本对数学一窍不通,但在意识到自身状况后,早在三月就开始了自学之路。一开始,我毫无头绪,不知从何着手。我购买的第一批书籍是李的全套教材和考研数学课本。课本匆匆浏览一遍,由于内容繁多且无法抓住关键点,看完后感觉收效甚微,几乎等于没看。于是,我决定专注于李的复习全书,但初期阅读过程异常艰难,新知识如潮水般涌来,令我应接不暇。后来,我调整策略,战略性地舍弃了一些知识点,咬牙完成了第一轮学习。紧接着第二轮,逐渐填补了遗漏的知识点。自以为有了些基础,便尝试做模拟题,结果真题的难度瞬间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面临挫败感的冲击,我又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将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说下真题阅读,阅读只做真题的就可以,留最近两年的真题最后做模拟,一篇阅读,先自己做一遍,把不会的单词自己查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全文笔译,之后根据笔译的内容再做题,对比两次的答案,最后对答案,根据自己的翻译内容找为什么答案不一样。或者对是为什么对,错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大概笔译上十多篇,翻译和阅读都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术语,以及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基础理论。这些知识是分析问题的基础,必须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掌握计算技巧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例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能量法的应用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对复杂问题,学会利用截面法、叠加原理等简化计算过程,能有效提升解题速度。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可能会在实际题目中出现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应用。复习时要回顾实验过程,理解实验数据的含义及其与理论的联系。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是考察点之一。这就需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例如设计或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这部分往往需结合静力学、结构力学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思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必要的。每次学习新知识后,都要尝试用自有的话去解释,这样加深理解。做题不能只追求答案正确,更重要的是理解解题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凭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参加答疑课,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点。